达芬奇!刘文西画了一辈子伟人,却没有见过本人,但他画的伟人无人能及
“艺术的生命比个人的生命更为永久。”我们欣赏艺术作品,也崇尚艺术,完美的艺术作品让我们看到生命的美好。
艺术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诠释,是艺术家对美的诠释。音乐、书法、绘画,这些都属于艺术的范畴,艺术是一个涵盖美好的大家族。国画界的泰斗级人物刘文西就是一个诠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好的艺术家,他走遍陕北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留有刘文西足迹的地方都有独特的美好,这些美好被刘文西一一记录在画纸上。刘文西最擅长画的是人物画,他的成名作是画的伟人的肖像。刘文西在他的艺术生涯中画过无数次伟人,却从来没有见过伟人本人,尽管如此,他笔下的伟人依然无人能及,这源于刘文西高超的绘画技能,也源于他的善于观察。
文章插图
刘文西作品梦想的生根发芽刘文西是中国美术协会的顾问,是陕西省美协副主任。刘文西的画更多的是人物画,他的笔下曾经画过数不胜数的农民形象,那些画都是以黄土风情为背景的,塑造的都是淳朴的风格,他的画画风格自成一派,他也成为“黄土画派”的创始人。每个梦想都是由一颗小小的种子渐渐长成参天大树的,刘文西梦想的种子源于中学时期的一节美术课。1946年,已经上中学的刘文西第一次在美术课上听到了“达芬奇”这个名字,那个时代达芬奇的名字被翻译成“达文西”,就是这个名字,在刘文西的心中播种了一颗关于美术的梦想的种子。毕业时,刘文西选择去陕北地区实习,这个民风淳朴的地方使他成为了画界的泰斗人物。
文章插图
刘文西作品在陕北实习的刘文西时常去各个乡镇行走,他最喜欢的就是背着自己的包,带上自己心爱的画具,走在陕北的黄土上,在那片土地上,他肆无忌惮的观察当地的人们,将那些形象一一留在纸上。刘文西上学时期就很崇拜伟人,在他的家中收藏了许多伟人的照片,没有机会见到伟人,但伟人的形象早就深刻印在他的脑海中,在延安时他也经常听到伟人的事迹。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刘文西像往常一样带着自己的工具在外写生,这一次他来到了一处河畔。在这个与往常别无二致的河畔,刘文西邂逅了牧羊人放羊的场景——这场景本是再平常不过的场景了,却一下子激发了刘文西的灵感。
文章插图
刘文西作品牧羊人头上戴着当地人们特有的头巾,硬朗的胡子在他的脸上丝毫不邋遢,反而更增添了一番淳朴气息,这装扮使刘文西一下子就想到了伟人与百姓们交谈的照片,他立刻将自己脑海中闪现的画面记录下来,早已将伟人的样子熟记于心的刘文西很快创造了他的成名作。在刘文西这幅画中,见到伟人的农名对着伟人侃侃而谈,佝偻的背和脸上的局促清晰可见,见到伟人的激动与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透过画布传达给每一个观赏这画的人。与农名相对而站的伟人耐心倾听农名的诉说,脸上的微笑始终不曾淡去,这笑使得局促的农名感到熨帖,也使旁观的人感到温暖。这画最让人称赞的是对于细节的处理。画中没有刻意展现老农的喜悦,但每一个看到老农表情的人都能看到他即将溢出画布的激动,伟人手中忘记弹灰的烟更使得人们感受到在倾听老农说话时伟人的认真。没有任何阻力能够阻止一幅优秀的作品的流传,刘文西这幅画就是这样一幅足够优秀的作品,国画大师潘天寿在看到刘文西这幅画之后也对他赞不绝口。1960年,刘文西的这幅作品被发表在了《人民日报》上,画中的主角之一,刘文西从年少起就崇拜着的人——伟人看到了这幅画。伟人看到这幅画之后对刘文西予以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一名青年画家,并且认为刘文西画他画得最像,这大大增强了刘文西创作的积极性。
- 刘秀才&姑娘出一上联一病一灾一书生,秀才对出经典下联,姑娘又羞又气!
- 贾琏#林黛玉一屋子的“遗产”,许多人视而不见,刘姥姥却赞叹不已
- 刘存昶@天台有个能捏水糕花的大厨师......
- 老师&刘晓庆书法进步明显,作品却主动降价,如今几千元被粉丝收藏
- 才女#刘涛字如其人一样美,特别是魏碑水平不输专业书法家
- 小新|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 策论&刘正成痛批书法“国展”:林散之、沙孟海都会落选,岂不荒谬?
- 刘嘉铭|元宵汤圆“话”团圆
- 刘伯承元帅!“军神”刘伯承元帅书法果敢大气,行云流水,儒雅忠勇,字如其人
- 刘孝昌!元宵·佳节月圆夜 赏灯游园灯如昼丨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