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莫言获奖后讲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却被质疑抹黑国家,此观点很可笑

文·段宏刚
9年前的金秋十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摘取该奖项的中国籍作家,这个荣耀足以让莫言载入文学史而千古留名。
莫言于1955年出生在山东高密农村,小时候的莫言,干过放羊、割草、种地、割麦、砍柴、摘棉花、拉架子车等许多农活,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俗话说“生活是艺术之母”,正是这些经历,让莫言的所有文学创作都以农村作为灵感之源。
从《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天堂蒜薹之歌》、《酒国》、《丰乳肥臀》、《生死疲劳》,一直到《蛙》和《晚熟的人》,莫言无不是以乡土生活作为最基本的叙事主题,来表达他对生命的独特认识和深刻反思。


那个年代&莫言获奖后讲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却被质疑抹黑国家,此观点很可笑
文章插图

在众多作品里,莫言最喜欢使用“母亲”这个意象来展开故事的讲述,他之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歌颂“母亲”,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他从自己母亲身上看到了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在生活困境中体现出来的善良、勤劳、隐忍、顽强和伟大,而这些也是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小时候的莫言缺吃少穿,过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吃一顿饺子,在这样的艰苦岁月,母亲以坚韧的毅力把他和兄弟姐妹们养育成人。在内心深处,莫言非常感激母亲,再加上莫言是一位孝子,所以,他会竭尽全力地以文学的方式,给母亲树立丰碑。
二是莫言的根在农村,他深知黄土地对农人的重要性。对天下农人来说,黄土地就是养育他们的母亲,农人在上面耕种,黄土地就会把收获反哺给农人,从而取得最基本的生存之需,并生生不息。


那个年代&莫言获奖后讲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却被质疑抹黑国家,此观点很可笑
文章插图

实际上,古今中外许多作家喜欢把土地和地球比喻为“母亲”,这是一种“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博爱意识和感恩情怀。
获奖后,莫言面对全球的观众和读者,发表了一篇长达3500多字的获奖感言,这份感言是以母亲作为引子的,因为此时的莫言母亲已经去世18年之久,她无法看到儿子领取全世界最高的文学奖项的场景,无法分享到儿子的喜悦和成功,作为儿子,莫言只能以文字的方式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整篇感言,表面上看是莫言在东拉西扯地讲述过去的生活,实际上,他是通过故事来间接地告诉听众一些关于自己的信息,比如,他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如何发掘创作素材?如何厘清生活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如何构建出个人的文学底色?等等。
在发言的开头,莫言讲述了一个“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大概如下:


那个年代&莫言获奖后讲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却被质疑抹黑国家,此观点很可笑
文章插图

莫言小时候跟随母亲去集体耕种的地里捡麦穗,正捡着,看守麦田的人远远走来,其他捡麦穗的人见状纷纷逃跑。莫言的母亲因为是小脚,没办法跑快而被抓住,看守人搧了母亲一个耳光,母亲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随后,看守人不但没收了莫言和母亲捡到的麦穗,还吹着口哨耀武扬威。母亲嘴角流着血,只能以无助的神情看着看守人扬长而去,脸上流露出来的痛苦和绝望叫莫言终生难忘。多年以后,当莫言和母亲在集市上偶遇当年的看守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时,恨得咬牙切齿,准备冲上前揍他一顿。母亲立即拉住了他,平静地对莫言说:孩子,你认错人了,当年那个打我的人,跟眼前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莫言面对外国人讲完这个故事,被国内读者知道后,许多人开始坐不住了,纷纷对莫言进行口诛笔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