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文化交流的历程中 , 特别是来到中国传教的西方早期传教士 , 非常推崇讲故事(story telling)的形式、内容和筹资能力 。 但真正决定故事讲述成败的关键 , 是承担“传教士”角色的“故事员” 。 1930年梅兰芳访美的最重要故事员当然是梅兰芳本人 , 但也离不开另外两位故事员——齐如山和张彭春的助攻与配合 , 这是一出京剧之外的“三人转” , 缺一不可 。
文章图片
四大名旦(出自《梅兰芳珍藏老像册》梅兰芳纪念馆 , 2003年)
(一)无可替代的梅兰芳
【戏剧|梅兰芳游美记②︱在美国讲述京剧故事】首先 , 梅兰芳所独具的几个素质无人可比 , 更无人可代 。
第一 , 精湛的京剧表演艺术 。 作为中国四大名旦之首的梅兰芳 , 不仅京剧功夫一流 , 而且他在男扮女装、超群唱功、优美舞姿等方面 , 彻底征服了美国观众 。 用戏剧的形式讲故事 , 既少了无聊的废话 , 也增强了故事本身超越种族与文化的穿透功能 。 在美国观众眼里 , 梅兰芳的头、颈、肩、手、腰、眼、袖和舞台行走的动画 , 都表达出“一种纯粹的快乐”(a sheer joy) , 所以 , 观众需要一个晚上只看梅的眼睛 , 另一个晚上看他的手 , 再一个晚上看他在舞台上移动时自由的美丽动作(free beautiful motion) 。[1]
文章图片
梅兰芳《贵妃醉酒》剧照(出自《梅兰芳访美京剧图谱》)
第二 , 博采众长、吐故纳新的杰出能力 。 梅兰芳的兴趣爱好并不局限在京剧 , 自幼喜爱文学和艺术 , 尤其是 , 梅兰芳广交学界和各界朋友 , 梅宅一直是“谈笑有鸿儒” , 常与京剧理论家和导演艺术家切磋演艺 。 而且在交友与交流过程中 , 培养了一种闻过则喜、不断改良的能力 。 这种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特质 , 既能适应和顺应美国观众的喜好、促进京剧在美国社会的本土化 , 也能保持京剧形式、内容和剧目在坚持原味中 , 不断创新 , 而这种平衡传统与创新的能力 , 正是一个故事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 苏格尔(A. E. Zucker)在他的《中国戏剧概论》(The Chinese Theater)就认为 , “梅氏深受西洋艺术的影响 , 他把现代进步的戏曲原理吸收到中国旧剧里面去 , 但却没有损及中国旧剧古色古香的传统” 。[2]
第三 , 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品性 。 出生梨园世家的梅兰芳具有忍受权贵欺凌和金主剥削的耐力与情商 , 而且一旦从艺 , 不管碰到怎样的艰难困苦 , 绝不放弃 。 例如 , 为梅兰芳联系剧场和演出打前锋的司徒雷登校长秘书傅泾波 , 突然在梅启程美国前几天来了一份电报:此间经济危机 , 请缓来;第二天 , 傅又来电:“如来要多带钱 。 ”经过长考 , 梅兰芳以少有的激动口气说:“走!”“欢送会已开过 , 舱位定了 , 如果临阵收兵 , 将传为笑柄 。 ”然后 , 梅突然提高了声调:“这是一次冒险 , 但我必须拿出勇气来冒这个险 。 ” [3]梅兰芳在从日本到加拿大的远洋客轮上 , 经常听到轮番演奏的美、英、法、日四国国歌 , 但就是没有中国国歌 , 对此 , 梅兰芳召集团员表示 , “不必过于愤慨” , 我们需要“身修而后齐家 , 家齐而后国治 , 国治而后天下才能太平 。 若是人人能够如此 , 我们的国歌 , 自然有在全世界奏演 , 使全世界人民肃立致敬的那一天” 。[4]
- 戏剧|老画报漫谈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沪中小学校长走进台前幕后,他们对戏剧教育有了更深的体会
- 梅兰芳#都说建国后就有两个京剧大师梅兰芳和周信芳,这种说法对吗
- 东城#北京东城将推出网红戏剧打卡地
- 中国戏曲!95岁“华人之光”卢燕?是京剧大师梅兰芳义女,也是慈禧的扮演者
- 会馆$东城区发布系列文化政策,将推出网红戏剧打卡地
- 戏剧节$广州大剧院开年大戏演什么?《狂人日记》!
- 戏剧$法国芒通:2022柠檬节即将开幕
- 溥侗#此人死后, 梅兰芳请求开棺见其最后一面, 他是谁 为何如此特殊!
- 梅兰芳#他死后棺椁已上盖,梅兰芳却恳求开棺要见最后一面,他究竟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