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歌剧|聆听东方之美(创作者谈)】英文歌剧《红楼梦》剧照 。
石倚洁供图
文章图片
石倚洁参加音乐会排练 。
石倚洁供图
2007年 , 连续赢得多项国际声乐比赛大奖后 , 我的职业歌剧演员生涯从意大利开始了 。 这里是西方歌剧的发源地 , 自17世纪初歌剧成型算起 , 已历经400多年 。 现在回头看 , 能长期浸润在歌剧艺术发源、发展和兴盛的环境里学习工作 , 是自己演唱生涯中的一件幸事 。 这令我能够准确把握语言语感 , 精确拿捏作品风格 , 并在音乐理解与表现方面投入感情 , 演唱时形成一种条件反射 , 尽可能完美地演绎作品 。
中国歌剧发展前景光明
过去一二十年里 , 我在国外学习工作 , 接触了大量歌剧作品 , 也在国内外的舞台上参演了40余部歌剧 , 尝试过不同作曲家的作品 , 扮演了各种各样的角色 。 这些剧目中有很多是世界各大剧院长演不衰的经典 , 例如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威尔第的《茶花女》《弄臣》、多尼采蒂的《爱之甘醇》《军中女郎》等 。 罗西尼、多尼采蒂都是非常高产的作曲家 , 前者在37岁封笔之际就创作出39部歌剧 , 后者则在一生中创作了70部歌剧 。 在这些大师的作品外 , 当时也有很多同行创作了许多歌剧 , 而如今流传下来、频繁上演的还是这些耳熟能详的代表作 。 我想 , 这与今天中国的原创歌剧境遇类似 , 各种题材、风格全面开花 , 为演唱者提供越来越多的新作 。 精品创作需经历大浪淘沙 , 时间将检验出究竟什么样的作品才能久久流传 。
2016年 , 我在美国旧金山参演英文歌剧《红楼梦》 , 饰演贾宝玉 。 歌剧《红楼梦》将原著枝繁叶茂的故事情节精简 , 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间的故事为主线 , 同时穿插权力斗争以展现大家族的成败兴衰 。 西方观众对这部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的歌剧兴趣盎然 。 由于没有语言障碍 , 又是喜闻乐见的爱情故事 , 他们能够迅速进入戏剧情境 , 进而感悟到剧作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 。 这部歌剧的音乐创作在音色上较为个性化地使用了古琴 , 以及锣、镲、木鱼等中国传统打击乐器 , 在旋律上借用江南丝竹的传统曲调 , 并与西方交响乐进行了融合 。
当然 , 通过音乐 , 用两个半小时去呈现这样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是极为艰巨的挑战 , 简化后的内容也许不能充分展现文学原著的精髓 , 但歌剧是载体 , 必然更加侧重音乐且体量有限 。 从演出效果来看 , 歌剧《红楼梦》打动了西方观众 , 令他们对中国文化心生向往 , 吸引他们迈出走近中国文化的关键一步 。 通过这次经历 , 我也对将具有中国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推广到海外有了一些心得与思考 。
首先 , 东西方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差异较大 , 如果希望对方接受一种有别于自己文化的观点或审美趣味 , 需要先降低差异的门槛 。 歌剧原本是舶来品 , 长久以来 , 西方观众建立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认知 , 如果希望他们能更好地接受中国原创歌剧 , 需先将创作体系建立在原有艺术框架之上 , 再逐步融入中国文化、音乐艺术的特征与元素 , 从而更易形成对话的空间 。 正如上世纪在德奥音乐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的俄罗斯民族乐派一般 , 俄罗斯创作者便是采用通用音乐创作语言的框架 , 在其中融入具有鲜明俄罗斯特色的音乐元素和文化价值 , 最终赢得业界认可与观众喜爱 。
- 商业化#意思波儿:聆听最动人的故事 捕捉最真诚的创意
- 上海歌剧院!让“歌剧”牢牢镌刻在观众的脑海里,上海歌剧院发布2022春夏演出季
- 主题|今晚聆听“命运的敲门”
- 民歌@聆听历史的声音 走近瑶族民歌守护者
- 腾讯$跟着汉朝采诗官去旅游,聆听不一样的民间诗歌故事
- 歌剧|聆听冬奥|花样滑冰与歌剧的不解之缘
- 古风|古风诗|聆听春声(外六首)
- 中国歌剧节$张卓三部歌剧入围第四届中国歌剧节
- |张卓三部歌剧入围第四届中国歌剧节
- 指挥家$上海歌剧院首次聘请首席客座指挥,为何选中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