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韦伯|没有风浪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三 )


马克思·韦伯|没有风浪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本文图片

《涉足荒野》
当然 , 我们要做的 , 并不是去完全复刻这些人生的路径和轨迹 。 我们自己的志业究竟为何 , 还需要自己去寻找 。 路是在不断的行动当中逐渐显现的 , 而道路也不止一条 。 但最重要的 , 是先坚定地走出第一步 。
03.
「心中的绿洲」 , 是我们渴望不断接近的理想状态
「志业」 , 是思想家马克思·韦伯的经典论述 。 身处19世纪末的韦伯 , 正处于工业、科技与资本社会旺盛发展的时期 , 而旧有的未知与信仰逐渐被「除魅」 , 韦伯认为 , 这是「现代性」带来的通病 。
要对抗这种整体性的除魅状态 , 恰恰需要找到自己的「志业」 。 在著名的演讲《学术作为一种志业》里 , 韦伯以所从事的学术为例阐释到 , 「学术」是一种按照专业原则来经营的「志业」 , 其根本目的不在于逐利或是契合学术圈层的选拔规则 , 而在于「认识事态之间的相互关联」 , 以及「获得自我的清明」 。
可以说 , 韦伯论述的志业 , 正是我们内心所渴求的「绿洲」的一种阐述 。
只是 , 很少有人可以轻易见到绿洲 , 它也不是一种拥有标准答案的事物 。 因为内心深处的绿洲显然不是一成不变、在原地等着我们走过去的事物 , 它其实是一个只能不断接近的理想状态 。
每一片绿洲都位于茫茫沙漠之中 , 它固然难以寻找——但 , 总要先艰苦地超越荒芜的沙漠 , 才有可能越来越接近绿洲 。
用一辈子来完成志业、不断追寻绿洲的 , 有一位被称为「新浪潮老祖母」的可爱老太太 , 阿涅斯·瓦尔达 。
早在60年前 , 她就创作了在如今看来依然非常先锋与深刻的电影《五至七时的克莱奥》 , 带着当时罕见的女性主义视角 , 瓦尔达把镜头对准一位被花花世界所包裹的女歌星 , 用她生命中的2个小时 , 展现她的困惑、恐惧 , 以及最后的解脱和自我重新界定 。
通过轻巧又敏锐的观察视角 , 瓦尔达的电影成为了「新浪潮」乃至世界电影史的重要作品 。 但她并不局限于此 , 在往后几十年的生涯里 , 她尝试了许多新的艺术形式——电影、纪录片、装置艺术 , 为的是不断地接近、表达她内心最本真、赤忱的思考 。
比如 , 她在集市结束后也去「捡垃圾」 , 并跟这些撤摊后拾捡食物的人深入交谈 , 展现出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与一种崭新的生活方式(纪录片《拾穗者》);她还制作了一个可以互动的、把孩子视为平等交谈对象的装置艺术「花房」……
马克思·韦伯|没有风浪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本文图片

《脸庞 , 村庄》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 , 瓦尔达与艺术家热内创作了纪录片《脸庞 , 村庄》 。 他们一边走一边根据旅途中遇到的事物作画 , 在岔路口 , 在废弃房屋 , 在谷仓 , 甚至在明知道要涨潮的沙滩上——
第二天 , 画作就会被海水侵蚀消失 。 但他们只是作画 , 留下一点转瞬即逝的痕迹 , 仿佛连同瓦尔达的生命一起 。
瓦尔达的最后一部 , 也是她在90岁高龄创作的纪录片《阿涅斯论瓦尔达》里 , 她回顾了自己一生的创作——这绝不是简单的成就展示 , 她尽力分享自己的创作方法 , 并告诉了大家许多「画龙点睛」的思考 。
这部纪录片最后的一个镜头 , 是瓦尔达与热内坐在海滩上 。 海浪不断席卷沙滩 , 随着夜色升起 , 瓦尔达的身影渐渐隐入海上升起的湿雾中 , 她说 , 就以这个方式结束吧 , 我先消失在模糊中 , 离开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