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韵文|《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

2022年 , 央视“春晚”已经办了四十届 。 作为全球华人的共同期盼 , 它有一个突出特征 , 就是雅俗共赏 。 雅者赏其质 , 俗者乐其澜 , 每一个人对“年味”的感受都可以在一台晚会中得到满足 , 情感有共鸣 , 诉求有回应 , 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的“联欢”本意 。

而宋韵文化的重要内涵 , 也是雅俗共赏 , 如词曲、评话、杂剧、皮影等中国传统大众文艺 , 均出现于宋代 。 不离烟火气 , 这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独特韵味 , 它不把“文艺范”置于高雅的“云端” , 而强调世俗生活中自有真谛 , 知者自知 , 不待外求 。 如今的“春晚” , 就把这一韵味发挥得恰到好处 。
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与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 都可谓宋韵的典范之作 。 黄公望生于宋末 , 深受宋韵熏陶 。 他们笔下的山水 , 并不全然一派高远清逸 , 而是在山水间蕴含着村落、楼阁、渔船 , 蕴含着一个时代的审美典范 。 这种典范在春晚上被演绎为创意音舞节目《只此青绿》和《忆江南》 , 便把其中“雅”的一面趋向了“俗”化 。 为今人理解古人 , 追慕古人 , 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
在节目中 , 绿水青山化为曼妙的舞者 , 层峦叠嶂是高高的发髻与轻盈的身姿;行者樵夫渔父并怡然自得 , 垂钓、担柴、行旅与吟诵之中都透露着诗意与仙气 。 这种文艺范不离世俗味 , 又超越了世俗味 。 特别是《忆江南》中 , 以当代文艺大家扮演古代文艺大家 , 让今人熟悉的两岸影视明星出现在一个画框之中 , 由俗入雅 。 平淡间有无限深情 , 日常生活中蕴藏人生真趣 , 令人不禁拍手:这就是宋韵的文艺范 。
把古画转化为文艺节目 , 是把平面转化为立体 , 使原本需要想象力介入的二维空间变成了可以直接感知的三维世界 。 这种转变本身 , 就是化雅成俗的显现 。 而在这一过程中 , 宋韵文化的沉浸感也得到了富有技术性的当代表达 。
所谓“沉浸感” , 在绘画中可以名为“空间意识” 。 观《富春山居图》最为人称道者 , 莫过于其散点透视带来的沉浸之感 , 人观画如在画中 , 人随景移 , 又阔大高远 , 使人失却在景中;而《千里江山图》的独特在绢本设色 , 以青绿山水呈现江南风貌 , 有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 , 又有捕鱼、驶船、游玩、赶集 。 这种动静结合 , 人景同一的空间意识 , 以宋人郭熙《林泉高致》中的名言论 , 即“山水有可行者 , 有可望者 , 有可游者 , 有可居者 , 画凡至此 , 皆入妙品 。 ”《富春山居图》与《千里江山图》无疑都是妙品 , 只是其妙何以体现为“可行可望 , 可游可居”的沉浸感 , 今人对此种理论概括 , 难免有隔靴搔痒之痛 。
【宋韵文|《只此青绿》《忆江南》:宋韵文化的当代呈现】而春晚的节目《只此青山》与《忆江南》就把这种沉浸感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 舞蹈《只此青绿》不但化人为山 , 以山作人 , 还把《千里江山图》变为整个演播大厅声光电的山水屏 , 曲折典雅;《忆江南》更将“家在富春江上”的生存体验通过演员的直接演绎 , 表现为毫无阻隔感的“诗意地栖居” , 使中华美学的韵味扑面而来 。 其实 , 人们对宋韵并不陌生 , 陆游、苏轼的诗词可谓妇孺皆知 。 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 , 是沉浸式审美体验得以生发的重要缘由 。
中华传统美学 , 不只是挂在墙上的阳春白雪 , 更是百姓日用浸染其间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 在宋代 , 它就是丝绸、茶酒、瓷玉、园林 , 就是饮食、服饰、花饰、香道 , 就在普通人的寻常生活之中 。 今人传承中华传统美学 , 要紧的也是打造这种富有当代生活气息的“文化”——一种令人愿意长久沉浸其间的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