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觉得是什么让《洛神赋》能在一众“神女文学”中脱颖而出 , 流传千古?
戴燕:沈达材在1933年出版的《曹植与洛神赋传说》中断言 , 《洛神赋》决不是曹植写他自己与甄后的恋爱 , 他当时提出来一个证据 , 就是《洛神赋》不过是汉末建安时期许多作家所写“神女赋”中的一篇 , 陈琳、王粲等人都写 , 曹植也写 , 这是一种写作的游戏和训练 , 曹植不可能在自己写的赋中特别有所指 。 沈达材的论证 , 对于破除“感甄说”很有力量 , 但可惜的是 , 除了曹植《洛神赋》 , 上述其他作家的《神女赋》都没有完整保留下来 , 在残留的片段中 , 实在很难看出作者本意 , 也很难在与《洛神赋》的比较中 , 判断它们写得好不好 。
我赞成沈达材的意见 , 可是要做一点补充 。 我们知道 , 他提到写神女的那一批作家 , 最晚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几乎都去世了 , 人人都来写“神女”的时代结束了 , 而《洛神赋》的写作 , 起码是在这一“神女”写作高潮之后的五、六年 。 就在这五六年里 , 时代发生了巨大转变 , 从汉变成魏 , 从汉献帝的建安变成魏文帝的黄初 , 曹植个人也在这一阶段遭受了不少政治上的挫折 , 有了很多新的人生经验 , 对朝政、对自己 , 都有了新的认识 。 所以 , 无论是不是要将《洛神赋》放到建安“神女赋”的写作风潮中去理解 , 都应该看到 , 它根本上是魏文帝黄初时代的一个作品 , 曹植在这里面要表达的 , 是他在建安时期还不曾有的思想、心情 , 而他预期的读者对象 , 也早已不是死在建安二十四年又或此前的那批作家 , 他已经不是在同他们一起进行写作上的交流、对话和竞争 。 当然 , 笼统说《洛神赋》是汉魏间一批神女文学中的一篇 , 并不错 , 可是这还不足以说明为什么曹植写出来的是这样与众不同 。
《洛神赋》呈现了哪些复调特征?您觉得它的文学主旨是什么?
戴燕:当我们确定了《洛神赋》是黄初时代的一个作品 , 就能够明白它为什么要讲“守礼” 。 守礼 , 是到了黄初时代 , 曹植反复要对他的读者讲的话 , 读者中有他的哥哥魏文帝曹丕 , 还有他另外一个兄弟曹彪 , 主要是跟他有关系的这样一些人 。 而守礼 , 本来是一种政治表态 , 可曹植毕竟是一个出色的作家 , 他用文学语言把它讲出来 , 就变成了很不一样的一个文本 。
最主要的 , 他不是直奔守礼这个主题 , 而是先讲到洛神宓妃的出现 , 怎样带来赋中“余”和宓妃两个人的情感交流 , 他写了一大段宓妃的美貌贤淑 , 又写了一大段两个人往来的曲折 , 然后才讲到守礼 。 而守礼这一部分 , 又写得很节制、克制 , 远远比不上言情部分的高调、洋洋洒洒 , 这就造成《洛神赋》看起来好像不止有一个声部 , 仿佛众声喧哗但又那么和谐 , 因此是一个复调的文学 。 “复调”是我从巴赫金那里借来的概念 , 他曾用“复调音乐”来比喻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 , 称它们是复调小说 , 我觉得说得很透彻 , 就借来分析《洛神赋》的内部结构 。 要是换成一个中国式的术语 , 也可以用《庄子》里面讲的“混沌” 。 用复调的概念 , 是为了讲清楚曹植拼命地写宓妃如何美丽、写“余”如何爱慕这样的宓妃 , 其实都是要表明守礼的重要以及守礼的艰难 , 不过他写得太好了 , 不管是宓妃的美丽 , 还是“余”和宓妃的交流 , 他都写得那么饱满 , 都能自成一部 , 这就使得《洛神赋》这个不足千字的作品 , 容量特别大 , 层次也特别丰富 。
《洛神赋》的另一特别之处 , 是它与其他艺术形式的结合非常紧密 。 从书法、绘画一直到梅兰芳改编的京剧 , 这些艺术形式对《洛神赋》的传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场馆#从08到22·向未来|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主设计师张玉婷:场馆生命力,是赋予它更多可能
- 曹植|戴燕谈《洛神赋》
- 谷爱凌@用一张表格,一周时间,发现孩子的天赋闪光点
- 沙特阿拉伯|真正厉害的人,不是生下来有天赋,而是能够聪明地选择这三种工作
- 历史文化老街&沪上书店品牌输出长三角,赋能历史文化老街
- 花样滑冰赋|【辞赋大观】郇如启《花样滑冰赋》
- 原典|孤本鉴赏丨辄囊丛稿:清末藏书家葛咏裳诗赋杂著稿本
- 琴赋@演员车晓,书法好得“出人意料”,一句话透露成功秘诀
- 赋得自君之出矣!情人节:古人20句话,胜过万遍“我爱你”!
- 吕蒙正!当代歌唱家张琳楷书《破窑赋》欣赏,挺秀遒劲雍容自然,好书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