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二 )


他写雨后的景象,“从屋檐滴下的水把庭院里的沙土滴成一个个小孔。水珠滴在顺着砖缝弯弯曲曲往上爬的月桂树的树叶上,发出嘀嘀嗒嗒的声音,响了一阵又一阵”。
他写佩德罗对苏萨娜的思念:“我老是想起你,想起你用那双海水一样蓝的眼睛注视着我的情景。”
他写人的死去,“他觉得他的左手在他想站起身来的时候死去了,垂落在膝盖上。然而他没有理会这件事情,因为他已习惯于每天见到身上的某一部分死去”。
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文章插图

不得不说,在胡安·鲁尔福笔下,墨西哥乡村的景色跃然纸上,那能吞噬人的燥热夏季、那荒无人烟的科马拉、那爱而不得的狰狞、那一点点逝去的死亡……
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文章插图

鲁尔福在《佩德罗·巴拉莫》中还展现出一个重要的艺术成就,即在写作宗旨层面有意识地模糊了生死的界限。
这部小说中的众多人物几乎都是死人,但是他们又如同活着的人一样,对话、回忆,叙述故事。
在科马拉,在鲁尔福笔下,我们体会到了停滞的时间感,或者说无时间感,千年如一日的幽灵世界,一个时间闭合的环形结构。
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文章插图

正如,我们一开始知道佩德罗是谁——仇恨的化身,就是通过赶驴人阿文迪奥之口道出;最终,佩德罗死去,他死在了自己的私生子阿文迪奥手中。这也是一种时间闭环的体现。
《佩德罗·巴拉莫》也是一个仇恨与复仇的故事:佩德罗为父复仇,滥杀无辜,其私生子阿文迪奥仇父至弑父。
而整个故事是在各个幽灵的叙述中,我们才真正完全了解所有。
生与死、人与鬼、地狱与天堂,那是模糊的,朦胧的,没有界限。
墨西哥人对死亡和死去的人的看法也有别于其他民族。他们不害怕死亡,每年都有亡灵节让逝去的人回到活着的亲人中来。
鲁尔福正是利用墨西哥的这种传统观念和习惯,将小说中的科马拉与现实结合,荒无人烟的科马拉,在某种意义上也象征着墨西哥乡村现状:令人窒息的,绝望的,没有生气,没有远方,比虚无还绝望……
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文章插图

这也应了鲁尔福的时间观:“在变幻的时空中,死亡并无不同。在这里,既没有生命也没有虚无本身。”
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文章插图

《佩德罗·巴拉莫》也是“开放性小说”的典范。
这个故事多由对话组成,人物性格特征完全由其对话、行动体现,他们利用这些描绘出了一个个画面,这些画面由读者自行想象,作者也没有任何的介绍和评论,一切全由读者自己去做结论。
我想佩德罗的死亡是必然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死亡也是必然的。佩德罗一生挚爱苏萨娜,她是佩德罗唯一爱过却从未征服过的女人,她是佩德罗年少时候的纯洁美好,是曾经的善意。
这些美好的过去与成年后肆意掠夺的佩德罗形成了一个对立的世界。在成年佩德罗的世界里,他自立为王,无视现实的规则,霸道地占用一切。
墨西哥!这本书不到8万字,让我们看到孤独是人生的常态
文章插图

然而,心爱的苏萨娜死去了,她带走了最后的纯洁与美好,所以佩德罗也一点一点凋零。
从这方面说,苏萨娜是守护着这个混乱不堪、无法无天的世界最后一片纯洁之地的看门人,所以苏萨娜临死时说,生活就是罪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