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聊斋”中的虎故事|景一屏

老虎|“聊斋”中的虎故事|景一屏
本文图片

这是瑞典艺术家Lisa Larson创作的Mikey, 可惜十二生肖不带猫玩
在迎来虎年的日子 , 重读《聊斋志异》 , 自然而然特别留意起书中的“虎故事” 。
蒲松龄在写“虎故事”时 , 多采用幻化的手法 。 所谓“幻化” , “因形移易者谓之化 , 谓之幻” 。 《苗生》篇写的就是虎幻化为人的故事 。 在本篇中 , 作者让老虎幻化成一个书生 , 此人同时又是一位“伟丈夫” , “言噱粗豪” , 饮酒时“捉臂劝釂” , 使人“臂痛欲折” , 争辩时“遽效作龙吟 , 山谷回应 , 又起俯仰作狮子舞”;最后竟因“怒甚” , “伏地大吼 , 立化为虎 , 扑杀诸客 , 咆哮而去” , 这时候“而又偶见鹘突 , 知复非人” 。 露出了虎的真面目 。
《向杲》篇写向杲的庶兄向晟被豪横的庄公子打死 , 向杲写好了状词去官府告状 , 却因庄公子“四处使钱”而无处申冤 , “隐忿中结 , 莫可控诉” , 后来穿上道士送给他的道袍 , 化为虎而扑杀庄 , “龁其首 , 咽之” , 庄之保镖射虎使向复为人形 。 此篇先后采用了两种幻化形式 , 先是人幻化成动物 , 后来 , 动物又幻化成人 。
追根溯源 , 唐人小说中已有类似的构思 。 《太平广记》中即有多篇人虎幻化的故事 , 其中有的故事也有虎吃人的描写 。 如李复言《续玄怪录》中的《张逢》 , 写张逢郊游时忽化为虎 , 久之颇饥 , 乃衔去过路的郑录事食之 , 而复为人形 。 后于酒席间言及此事 , 郑之子在座 , 持刀欲杀之 , 被众人劝阻 。 在故事《张逢》中 , 张逢化虎纯属偶然 , 扑杀郑只是为了充饥 。 《李徵》一篇中写李徵化虎吃人亦因“饥肠所迫” 。
将故事内容稍作比较 , 可以看出 , “聊斋”中的《向杲》更多地融入了作者的社会伦理观念——为兄报仇 。 人无法完成的事 , 只能借虎来复仇 。 “然天下事足发指者多矣 , 使怨者常为人 , 恨不令暂作虎!”人之所以幻化为虎 , 是借助超自然、超现实的力量 , 去复仇 , 去争取现实生活中求而不得的公正和公平 。
“聊斋”中还有一类虎故事 , 蒲松龄写兽中之王也有引颈受戮、俯首为奴的时候 。 《大人》中 , 作者让“一女子荷两虎” , 而“男子煮虎肉饷客” 。 《黑兽》中 , 老虎在地下埋一只鹿,然后 , 像邀请尊贵客人一样 , 请了一只黑兽来 , 因为埋的鹿此前已经被人偷走 , “虎探穴失鹿 , 战伏不敢稍动”,黑兽爪击虎额 , 虎立毙 。
关于老虎 , 还有不少颇具人情味的故事 。 郦道元《水经注》有故事说 , 九江郡有虎吃人 , 老百姓苦不堪言;宗均当太守后 , 斥退贪官污吏 , 老虎也因此离开九江郡 。 《广异记》中 , 渔人张渔舟为老虎拔去掌中之刺 , 后受到老虎报恩 。 宋人彭乘《墨客挥犀》说 , 老虎每吃一人 , 耳朵上就增加一个缺口 。 有朱泰其人 , 是个孝子 , 被一只耳朵变成锯齿般的猛虎叼住了往深山跑 , 朱泰大叫:“老虎 , 你太残忍了!你吃了我 , 我母亲靠谁呢?”此言一出 , 老虎便将朱泰放下 , 孝子逃过一劫 。 而在《夷坚志》中 , 有“义虎”报恩的描写 。 《赵乳医》云:有乳医赵十五嫂者 , 被人请去收生 , 至则入一洞 , 见雌虎方娩不下 , 赵以术使其产下三子 , 乃被送归 。 明夜 , 户外有人云:“谢你救我妻 , 出此一里 , 他虎伤一僧 , 便袋内有金五两 , 可往取之 。 ”黎明而往 , 如言得金 。
在《聊斋志异》中 , 也有几则虎故事中的老虎 , 是以“义虎”的形象出现 。 《赵城虎》里的虎 , 误食了一个年逾七十的老太太的独子 , 后来良心发现 , 俯首领罪 。 令人称奇的是 , 老虎尽自己所能 , 供养着老太太 。 老虎先是在老太太家的院子里放了一只死鹿 , 老太太卖了鹿肉和鹿皮 , 当作生活费用 。 此后 , 老虎就常来常往 , 叼来金银布匹 , 放在老太太家的院子里 。 老太太觉得 , 这只老虎对她的帮助 , 甚至“超过了儿子” 。 老太太死后 , 老虎还到坟前致哀 。 《二班》写的也是义虎 。 母虎化为老妪 , 派两个儿子班爪、班牙 , 延请良医殷先生 , 治好母虎口角的两个赘瘤 , 酬医以肉 。 三年后 , 殷先生于山中遇到狼群围攻 , 危急时刻 , 两虎突然现身 , 将医生救下 。 虎离开后 , 殷先生又遇老妪 , 邀至其家款待 。 医生醒后 , 见一虎“方睡未醒 , 喙间有二瘢痕(殷先生帮老虎治疗瘤子时 , 创口愈合留下的瘢痕) , 皆大如拳” , “始悟两虎即二班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