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一|苏东坡是如何一步一步寻得“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命归宿的?( 五 )


从生活中片刻的遭遇 , 东坡领悟的是更为深广的人生意义 。 而他选择词牌《定风波》来抒写这件事、这些体悟 , 应该也不免有着借以“平定人生风波横逆”的期待 。
刘永济《唐五代两宋词简析》评析此词说:“东坡时在黄州 , 此词乃写途中遇雨之事 。 中途遇雨 , 事极寻常 , 东坡却能于此寻常事故中写出其平生学养 。 上半阕可见作者修养有素 , 履险如夷 , 不为忧患所摇动之精神 。 下半阕则显示其对于人生经验之深刻体会 , 而表现出忧、乐两忘之胸怀 。 盖有学养之人 , 随时随地 , 皆能表现其精神 。 ”刘永济这段话适切地表达出东坡将遇雨的生活经验转化为生命体悟的精神 , 同时 , 也清楚地点出了在这阕词里面 , 东坡所面对的、有所感悟的是两种情境:突来的风雨、风雨后的晴阳 , 而他最后所要超越的正是忧(风雨)、乐(晴阳)两境 。
意外遇雨是在归家的山路上 , 没有雨具而行路仍长 , 于是那穿过树林打在叶片上的雨滴 , 声声入耳 , 敲击着行人不安的心灵:雨愈来愈大了 , 什么时候才停呢?我们一身湿透怎么办?哪里能够避避雨?东坡说“莫听穿林打叶声” , 别再忧心雨声的大小吧!既然已在雨中 , 又在林间山路 , 避雨无望 , 疾行只恐路滑摔跤 , 何不放松心情 , 以雨声为节拍 , 轻吟长啸慢慢走呢?何况此刻 , 少了笨重的雨具 , 我们一身轻便 , 手中有竹杖可倚恃 , 脚下有草鞋可踩踏 , 怡然自如 , 岂不是比骑马还来得轻快舒适吗?如果“雨”是追求理想的旅程中难免遭逢的横逆 , 是个人与现实之间必然存在的矛盾冲突 , 那么 , 何不坦然自在地迎向那迷蒙烟云、潇潇风雨?当雨声不再是带来困扰的噪音 , 泥泞不再妨碍前行的脚步 , 不测风云的意外也不再能侵蚀内心的悠然自得时 , 人生纵使常在烟雨中 , 又有什么好害怕的呢?
更何况大自然的晴雨更迭、生命的顺境逆境也常交替 。 转眼间 , 雨停了 , 向晚的春风吹着淋湿的衣衫 , 也吹醒了午间小酌残留的几分酒意 。 “微冷” , 是身体的感觉 , 也是经历了现实挫败 , 并自其中有所醒悟之后 , 内在清冷寂寞的心情 。 然而微冷的身体也更敏锐地感受到雨后晴阳的温暖——“山头斜照却相迎” , 柔和温煦的夕阳余晖安抚了风雨中走来的行人 , 如同人间不离不弃的情谊永远是我们困顿苦难时温暖的依靠 , 也是我们前瞻未来时希望的寄托 。
此际回顾所来径 , 风雨已逝 , 正如昔日的忧惧悲愤也成过往 , 纵使偶然回首 , 也无须自困其中 。 转身离去 , 归途尚远 , 而人生未竟之志仍待完成 。 “也无风雨也无晴”——既写雨停之后夜幕降临 , 这一日的晴雨也随暮色渺然无痕 , 同时也以象征的手法传递了另种思考:我们必须超越的不只是人生的逆境 , 也应包括平顺的境遇——风雨是逆境 , 我们为之忧惧;晴阳是顺境 , 我们为之欢喜;殊不知顺逆无端 , 雨晴不定 , 事后回顾 , 当时的悲喜其实都是一样的苍茫模糊……
多年前 , 比现在年轻些的东坡会“带酒冲山雨” 。 当时 , 雨是现实的魔障 , 是阻碍追求理想的横逆 , “带酒冲山雨”是与现实正面冲突的悲壮情怀 。 现在 , 四十七岁的东坡 , 自“乌台诗案”的死亡威胁脱身 , 以罪官身份废居黄州 , 既无职权又不能辞官 , 勉强靠着微薄薪水外带耕种几分薄田 , 拮据度日 。 这样的横逆困境 , 让他真实地了解到执着理想的代价 , 也在此寂寞岁月的自省中 , 他重新肯定了自己的抉择 , 并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之间、人生祸福无常的变化里 , 淬炼出自信与旷达的体悟 。 借由《定风波》 , 东坡带领我们穿越晴雨 , 跨过悲喜 , 进而体悟得失宠辱亦是外在的风雨晴阳 , 当我们能够不萦于怀 , 坦然面对 , 我们的心也就得到了真正的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