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人生都会遭遇辉煌和低谷,也会经历荣光和屈辱,但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更多的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不愿招惹麻烦,也不想引火烧身。
人们宁愿居悲处下、忍辱含垢,只是寄希望于水滴顽石,然后一鸣惊人。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一次特殊的经历,让诗人从颓丧中变得振奋,并感悟到极其深刻的道理。下面介绍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文章插图

赠别君素上人中唐:刘禹锡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刘禹锡是与白居易齐名的中唐诗人,他早年参加革新运动,后来却多次被贬,这首诗就创作于其被贬朗州司马期间。诗人独在异乡、孤寂难耐,心情也非常郁闷和烦躁。后来君素上人不辞辛苦,千里迢迢地赶到朗州来看望和开导他。
诗人与其促膝谈心,并请教了很多问题,心情逐渐变得开朗,也感悟了许多深刻的道理。他又想起自己学习儒家学说的经验,将儒学与禅理进行了对照,然后在诗行中表达了自己的独特感受。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文章插图

诗人被贬后处境悲凉,而高僧却不远千里、跋山涉水地来到诗人的居所,并且不避嫌疑、不惧闲言碎语地扣响了柴门。上人之所以不顾羁旅艰辛,又不畏日晒雨淋地来看望诗人,一定也是钦佩他的高洁品质。
【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刘禹锡虽然在诗行中不提感激二字,但是高僧风尘仆仆、千里来访,着实让作者倍感惊喜,甚至觉得对方比亲人还亲。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文章插图

所以接下来诗人就万分感慨地说,“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诗人偏居深巷,蓬门闲闭,应该之前与这位上人素不相识,最多也就是有所耳闻,但见面之后却一见如故。
诗人也毫不客气向高僧请教“无言”之法,对方都一一作答,毫不保留,并赞赏刘禹锡问题犀利、视角独特。言谈之间,不仅气氛热烈轻松,而且彼此都很开放洒脱。作者虽然是儒家弟子,但此刻他却感觉彼此如同一家。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文章插图

颈联表达了诗人在这次会晤后的收获,“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作者是说因为风吹水面,从而形成碧浪;而珍珠即使蒙了灰尘,也不改其光彩夺目的本质。
再细细揣摩,诗人既夸赞了上人不受世俗影响,也委婉地表达出自己虽然身处困境,却不失斗志,依然对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如果从禅理的角度进行思考,作者又告诫人们,悟不因人,在心而已。
就像一个哑巴享受了一顿饕餮盛宴,信知其味,而无法用言语表达。一个人的口耳之间只有几寸的距离,有时都不能完全听清楚,他人就更无法知晓。所以作者提出的无言之法,与禅宗不立文字的观点竟然不谋而合。
儒家学说!刘禹锡送别高僧,谱写了一首佳作,见解深刻,读了三遍才能体悟
文章插图

结尾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诗人从小勤奋好学,不仅细心钻研儒家学说,而且也对道家和禅宗的理论非常感兴趣。
通过对比分析,诗人发现儒释道并非冰火不相容,而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所以刘禹锡非常兴奋,在这样的穷乡僻壤,也能有幸感悟深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