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八年 ,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最终完稿 , 这部书目无论从数量还是内容上都超越了历代官修书目和私撰书目 , 被认为是中国国内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 。
由于在编纂过程中的杰出表现 , 1995年 , 沈燮元被授予“特殊贡献奖” 。
之后 , 沈燮元又马不停蹄地扑到黄丕烈题跋集的整理校对工作中 。 沈燮元表示 , 前人也不乏黄丕烈题跋的集结之作 , 但不免有遗漏和错误的地方 , 希望整理出一本更为详实准确的题跋集 。
苏州人黄丕烈是清代著名藏书家、校勘家 , 被誉为“五百年来藏书第一人” , 生平最爱写跋 , 经他评过的古籍大都价值不菲 , 甚至让“黄跋”成了专有名词 。
沈燮元在学术研讨会上发言 。 南京图书馆供图
文章图片
“做学问要实事求是 , 它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 , 是吧!”秉持这样的理念 , 沈老不仅重新校对了前人的黄跋集 , 纠正了旧辑本的不少讹误 , 还千方百计搜寻那些散落在各处 , 还未被发现的“黄跋” 。
长此以往 , 扎实的文献功底 , 让沈燮元的工作得心应手 。 通过对行格、避讳、刻工、纸张、字体、印章的观察 , 沈燮元能够轻易分辨出古籍的版本及真伪 。
“时间来不及了 , 我现在不能荒废时间 。 ”目前 , 沈燮元还没有停下来 , 他觉得时间不够用 , 经常一工作就是一整天 , “现在打印好稿子了 , 校勘再校勘 , 尤其是标题要重新看一看 。 ”
遵从内心召唤的“老顽童”
回望沈燮元大几十年的求学和治学经历 , 可以发现 , 他是位听从自己内心召唤的“老顽童” 。
图为青年沈燮元 。 南京图书馆供图
文章图片
幼年时期 , 沈燮元受美术杂志启蒙 , 喜欢画画 , 后来就报读了苏州美专;受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的启发 , 求学期间尝试研究年谱 , 撰写了《屠绅年谱》等文章;因为喜欢戏曲 , 就师从戏曲大家周贻白先生系统地学习;最终发现自己毕生的志趣还是读书 , 遂开始版本目录学的学习和研究 。
或许就是这份单纯和一腔热血的喜爱 , 让这位耄耋老人至今沉醉于自己的书香世界 , 依然乐此不疲、孜孜不倦 。
沈燮元在图书馆一呆就是一辈子 。 徐珊珊 摄
文章图片
“我现在身体还可以 , 没有什么毛病 , 要做一些有益的事情给后人 。 我很喜欢和年轻人打交道 , 年轻人有朝气 。 我也不认为自己年纪很大 , 我忘了年纪 , 就想着赶快把书整理出来 。 ”沈燮元说 。
看上去严肃、古板的版本目录学家背后 , 沈燮元还有可爱、天真的另一面 。
2022年初 , 纪录片《但是 , 还有书籍》第二季走红网络 , 第一集便记录了沈燮元的故事 。 节目总导演之一罗颖鸾说:“沈老爱喝两杯小酒 , 总是时不时去街上搜罗好吃的 , 还会跟我们的摄影师聊娱乐圈八卦 。 ”
沈燮元与同事 。 徐珊珊 摄
文章图片
“在日常的工作中 , 沈老的幽默风趣和积极乐观 , 也深深地感染了我们年轻人 , 对我们的工作也是有一种激励的作用 。 ”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人员史星宇说 。
“年轻人做事情要专心 , 应该做什么事就是什么事 。 ”沈燮元说 , 现在的社会节奏很快 , 物质诱惑很多 , 人心浮躁 。 年轻人应该放下手机 , 抛开浮躁 , 心无旁骛、静谧自怡地去读书 , 读好书 。 “比如《论语》 , 就有很多哲学思想在里面 , 很多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 。 ”
- |红楼梦古董大观(二)
- 蒋欣|“壮硕”的蒋欣告诉我们,如果实力跟不上,再美的外表也只是空壳
- 历史|景凯旋:现在我可以枯萎而进入真理
- 白百何|《门锁》以后,白百何和携《我嫩的婚姻》来袭,佟大为加盟!
- 悲悯#愿你我的日历上,页页都写着,宜温暖,宜微笑,宜值得,宜安然
- 小义!我们为什么要读诗?也许是为了自由吧
- 二胎|婆婆拿10万催生二胎,数落儿媳好吃懒做不上班:我要儿子为我争光
- 张幼仪&徐志摩的侄子:我们都错了,这才是真实的徐志摩、张幼仪和陆小曼
- C罗|C罗: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已没有多少年,我想赢得更多东西
- 招聘|“儿子,要么离婚,要么咱断绝关系,这个家有我没她”“听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