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所谓“躺平”,身体躺下了,内心却愤懑不平( 三 )


当哈姆雷特感叹“生还是死 , 这是一个问题”的时候 , 他是有理性的自我反思的 。 但自我的绝对意志不需要反思 , 因为反思需要有确定的价值作为理论预设 , 但是现代人的自我 , 只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选择 。 这个自由意志 , 因为被掏空了内在的价值 , 变为一个空洞的意志主体 。 “我要”虽然是个人意志的自由选择 , 但支配这个自由意志的力量却是非我的 , 其来自市场的各种意见、时尚、潮流 。 人的意志只是一具空洞的容器 , 个中装载的是具有主宰性的日常生活意识形态 。 许多90后青年 , 看起来非常有个性 , 但是在其意志的背后 , 是其“膜拜”的明星、偶像与网红 , 市场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他们的意志 , 主宰了他们的主体性 。
虽然其中的佼佼者会转化为有自觉反思意识的精神犬儒或有明确人生价值的佛系青年 , 甚至是激进的能动的躺平主义者 , 但积极的躺平主义者占比并不高 。 大多数躺平者只是第三种类型 , 即消极的躺平主义者 。 消极的躺平 , 并非什么工作都不做的啃老族 , 也不是吃低保的宅男宅女 , 他们只是类似日本出现的“低欲望群体”:工作还是有一份 , 但对工作不再上心 , 不再努力 , 断绝了往上流动的欲望 , 也不再愿意为“996”卖命 。 网络上有观点形容这种躺平像海蜘蛛 。 海蜘蛛吃海底垃圾长大 , 除了脚就是一个头 , 全身没有肉可食用 。 这样的动物在食物链里面 , 反而显得很安全 。 只要成为废物 , 就没有人可以利用你 , 资本不能利用 , 朋友也无法利用 , 躺平所带来的 , 竟然是一种低质量生活的安全感 。 《庄子》里面记载 , 惠子对庄子说:森林里有一颗臭椿树 , 主干臃肿 , 树干弯曲 , 去砍伐树木的工匠 , 连看也不看它一眼 , 真是大而无用 。 庄子回答说:你何必担心它有用没用呢?有用的大树 , 早被人看上砍了 , 早早结束了生命 。 臭椿树正是无用 , 才保全了性命 , 得以长寿 。 消极的躺平主义者追求的安全感 , 就像是庄子所指出的“无用之用” 。
有人批评躺平者:“你躺得了初一 , 躺不到十五 。 ”实际上 , 消极的躺平 , 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月光族 , 他们所选择的或者被选择的 , 是一种无奈的低欲望活法 。 这也比较符合90后一代“后物质主义”的生活观 。 前浪一代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大 , 有天生的不安全感 , 比较重视财富的积累和金钱的价值 。 年轻一代在物质充裕的年代出生长大 , 反而不那么看重财富 , 特别是城市中产阶级的孩子 , 并没有物质匮乏的焦虑感 。 物质是需要的 , 但不是最重要的 , 并非唯一的追求 。 因此 , 这些人不愿意为“五斗米”而委屈自己 , 不愿意看老板的脸色和听父母的唠叨 。 他们要的是个性的自由 , 过一种率性自由的生活 。 这个自由绝对不是法律意义上的权利 , 不是所谓不受强制的外在自由 , 而是一种典型的中国式自由 , 是庄子意义上的率性 。
佛系|所谓“躺平”,身体躺下了,内心却愤懑不平
本文图片

消极躺平的年轻人 , 只有当下 。 过去意味着对父母与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 未来则意味着各种“小目标”的实现 , 一步步走向社会期待的买房、结婚、生子的生活 。 躺平者截断了过去与未来 , 他(她)只有当下 , 只追求当下活得率性与自由 。 躺平就是一种率性 , 意味着自由 。 但躺平同时也必须放弃 , 放弃合乎社会期待的生活 。 放弃以后才躺得下来 , 才能有限度地率性而为 , 尽管这样做的代价是不菲的 。
对于消极的躺平主义者来说 , 这种选择是无奈的 , 是对今日社会主流体制“优绩制”的抵抗 。 “Meritocracy”可以翻译成精英主义或贤能主义 , 其在当今世界具有新的含义 , 即所谓的“智商+努力” , 甚至很励志:只要努力 , 必定成功 。 “优绩制”提供了一幅美丽的前景:这是一个机会平等的世界 , 爱拼才能赢!如果“蛋糕”做大以后人人有份 , 则人们会相信这个“优绩制”的前景 。 然而 , 如果现实世界变成零和博弈 , 少数人的成功伴随着多数人的挫败 , 那么智商、努力 , 也未必能换来个体所期待的未来 。 哈佛大学教授桑德尔将之称为“优绩制暴政” , 认为这种优胜劣败的“优绩制” , 仅让多数人经济上处于不利的地位 , 而且剥夺了他们作为人的社会尊严 。 严重的挫败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信 , 努力是没有用的 , 一切只能归咎于个人的命运 , 归咎于社会的不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