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阳春白雪不再难觅知音 社交媒体打开新路径

古琴|阳春白雪不再难觅知音 社交媒体打开新路径
文章图片
区君虹、区宏山父子 。
古琴|阳春白雪不再难觅知音 社交媒体打开新路径
文章图片
区君虹用一年多时间修复了明代古琴“亚绿绮” 。
选良材、定形制、挖槽腹、开底板、合琴、镶配件、裱夏布、髹粗灰、粗磨和试音、髹细灰、推面漆、装弦、篆刻琴铭……一床古琴的斫制要经历以上几十个步骤,至少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 。因此斫琴是最能磨炼一个人心性的艺术之道 。出生在古琴氛围浓厚的家庭,80后非遗传承人区宏山自幼便对古琴演奏、修复和斫制充满好奇 。2010年,他全身心投入到岭南古琴传承事业中,伴随着古琴从少有人知到广为人知,现在已是古琴艺术(岭南派)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古琴艺术(岭南派)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其父区君虹的熏陶下,他参与了元代的“调元”、明代的“亚绿绮”、清代的“鸾铃”等十数床古琴的修复 。
“观摩古琴的历代铭文,如同穿越到各个朝代与故人对话,每一位斫琴家、收藏家与琴相伴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却希望将古琴文化传承延续下去 。”随着时代更迭,区宏山选择用新的方式搭建非遗与现代人们的沟通桥梁,让古琴文化“触网破圈”,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 。
A从知音难觅到全心投入古琴传承事业
区宏山天生对古琴有一种好奇与亲近,还未正式学习古琴技艺之前,便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古琴曲哼唱 。
13岁起,他开始跟随父亲接触古琴修复和斫制,从小配件做起,慢慢打磨漆胎 。连古琴上漆的颜色,主要用鹿角研磨,也用朱砂等矿物原料自己调制 。
区君虹看他愿意学,也很乐意耐心教 。在当时的年代,传承这一概念并没有这么深入人心,只是在家庭氛围中自然受到影响自发产生兴趣,并非刻意为之 。
“技艺只是手部的动作,用一两年就可以掌握大部分,但是琴曲的味道和传达的思想,需要经过长期的浸染才能够领悟 。”
古琴缓缓融入区宏山的幼年记忆中,以至于很难用一个明晰的时间来界定,他到底什么时候开始学习古琴 。由于身边的人大多不懂古琴,小时候的区宏山还时常感到低落,找不到知音 。
后来,他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修商务英语,偶尔课后会和同学去白云山麓弹琴,带动了一些同学学习古琴 。毕业后进入外贸行业,古琴在他生活中的占比变小,只有闲暇时会在亲朋好友的小圈子里重新拿起 。
转折发生在21世纪初 。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让全世界听到了中国古琴的声音 。
区宏山感受到国家对传统文化越发注重,来自社会各界、各年龄段的人对古琴产生兴趣 。2010年左右,他选择回归,全身心投入到岭南古琴传承事业中 。
没多久,区宏山便遭遇了古琴创新与传承两种理念的碰撞与磨合 。想学古琴的人越来越多,他开始考虑能否打破一对一的教学传统,同时教多个人 。
多人一起学琴会不会教不好?历来被视为“阳春白雪”的古琴艺术会不会走向庸俗化?带着这些问题,区宏山与父亲区君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最终得出的答案是:传统形式一定要保留,以一对一传承为根本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多人小班教学 。
“在传承的基础上,要时刻关注社会的需求,符合当下的趋势 。”区君虹对于创新表现得非常开明 。“在庙会、大街上弹古琴,放在以前就是天方夜谭 。但是因为国家重视传统文化传承,在适当的场合向民众展演,能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两者并不抵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