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选择延津 , 是因为对我来说这个地方很熟悉 , 写作起来很便利 。 我对于延津的胡辣汤、羊肉烩面、火烧 , 对于人们走在街上的表情、他们的笑和哭、他们的话语和心事 , 都特别地清楚 。
但是我的作品也不总是和故乡有很紧密的关系 。 我的很多小说 , 把延津换成任何一个地名 , 其中的人物和故事仍然是成立的 。
文章图片
在我看来 , 没有一个作家是天才 , 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在写作的初期就悟到创作的真谛 。 写作的真谛就是 , 一部接一部地写 , 在不同的作品中渐渐发现应该怎么写 。
在《塔铺》中 , 我的写作还是一个很“质朴”的阶段 , 写质朴的人物和故事 。 这对于一开始写作的人是非常占便宜的 , 一个人如果没有智慧 , 但是他非常质朴 , 大家也会很喜欢他 。 到了《新兵连》 , 我渐渐悟出了一点:每部作品的第一句话非常重要 , 就像乐队表演开始时用贝斯来定弦 。
在《温故一九四二》里 , 我用一种幽默的态度来对待一段严酷的历史 。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 , 在当年的逃荒路上 , 老李饿死之前 , 没有像哈姆雷特一样责怪世界 , 也没有责怪政府 , 老李想起了自己的好朋友老张三天前就饿死了 。 他觉得自己比老张多活三天 , 值了 。 河南那年饿死了300万人 , 我要写的是这300万人他们对待生死是一种什么态度 , 这是我写作的初衷和出发点 。
当严酷的事实发生过多的时候 , 你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它 , 它就是一块铁 , 你是一个鸡蛋 , 撞上去就碎了;如果用幽默的态度来对待 , 它就变成了一块冰 , 幽默是大海 , 冰掉到大海里就融化了 。
写《温故一九四二》的时候 , 我采访过外祖母 , 她是1942年的亲历者 。 我说姥姥 , 咱们谈一谈1942年 。 她问1942年是哪一年?我说就是饿死人那一年 。 她说饿死人的年头太多了 , 你到底说的是哪一年?
这就是幽默 。 用幽默的方式来写严肃的历史 , 用喜剧来写悲剧 , 它是一个艺术结构和解构问题 。 这个结构和解构不是我本人创造的 , 是这个事实所包含的 。
【二娘|刘震云:不怪大家不读书,怪作家没有写好】《温故一九四二》是用喜剧的态度来对待一场宏大的、严肃的悲剧 , 它因此变得更加悲剧了 。 冯小刚导演把小说改编成电影《一九四二》 , 看重的就是这种幽默的态度 , 但幽默背后还有很多悲凉的东西 。
我每写一部新作品 , 都会产生一些新体会 , 这些新思考带着我去书写下一部作品 , 这是非常重要的 。
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
一开始业界给我一个标签 , 叫新写实主义作家 , 这概念是说作品是零度情感 , 表现的生活是原生态 。 也许是对的 。
但世界上 , 不止是对和错之间的争论 , 很多时候都是对和对之间的争论 。 我写作不是为了反映生活 , 如果反映生活 , 直接看生活不就完了吗?为什么还需要写虚构人物虚构故事?
虚构故事里的人物为什么能感动生活中的人?
这绝不是因为读者在书中看到了和生活中相似的人 , 他看到的是跟自己不一样的人 , 跟他有点相似但又有点不相似 。 相似于处在同一社会形态时间空间 , 不同的是作品中人物的认识跟社会生活同阶层人的认识不一样 。 这是思想的力量 。
文章图片
比如《一地鸡毛》中的小林是一个公务员 , 但他跟生活中的小公务员们不一样 。 生活中的小公务员们认为八国首脑会议是重要的 , 小说中的小林认为他家豆腐馊了重要 。
- 刘震云|茅奖大家们解决你这个春天的“书荒”
- 我不是潘金莲#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彩排,刘震云谈观看感受:气象非凡,才气逼人
- 孙二娘&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 潘金莲&武松为什么不杀孙二娘原因有二点,而且还很现实!
- 孙二娘&《水浒传》武松按住孙二娘,孙二娘居然没发脾气,这是为何
- 花二娘#《一日三秋》:世间事 笑泪书
- 鼓楼#鼓楼西将刘震云小说搬上话剧舞台,《我不是潘金莲》开启全国巡演
- 步辇图&「海外馆藏」米芾《李太师帖》,险而不怪,奇正相生
- 宋江$梁山上绝对不能惹的五个人,孙二娘仅排第三,第一名是他无人不服
- 女人!水浒中最厉害的4位母老虎,孙二娘垫底,第一连武松都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