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草虫”之画读惊蛰

“谁负旋乾手 , 当春起蛰虫”
惊蛰 , 又名“启蛰” ,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 惊蛰是“田家几日闲 , 耕种从此起”的农忙时节 , 是“烟雨湿阑干 , 杏花惊蛰寒”类伤春时节 , 也是春雷乍动、草虫惊走的节气 。
在古代书画中 ,“草虫”是花鸟画门下一类非常重要的题材 。 对于草虫的描绘 , 目前最早见于唐代墓葬壁画 。 宋元时期 , 随着花鸟画的成熟 , 善画草虫的名家多有出现 , 如有徐熙“善花竹林木、蝉蝶草虫之类” , 徐崇嗣“善画草虫时果”等 。 明清时期 , 花鸟画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 草虫绘画也随其发展而演变 , 在数量上、形态上达到空前的繁荣 。 及至近代 , 精画草虫者 , 亦不乏齐白石这样的大家 。
“草虫”一词最早出现于画史则是在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 , 他对唐末画家滕昌祐的一段记载 , 其言滕昌祐“画蝉蝶草虫 , 谓之点画 , 盖唐时陆杲、刘褒之类也” 。 继后 , 在宋人的相关画史著作中 , “草虫”多有出现 , 如刘道醇《宋朝名画评》花竹翎毛门下对徐熙、唐希雅、徐崇嗣的评述:徐熙“善花竹林木、蝉蝶草虫之类”、唐希雅“翎毛草虫之类 , 多得郊野之趣”、徐崇嗣“善画草虫时果、花木蚕茧之类” 。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草虫”之画读惊蛰
文章图片

名绘集珍 册 宋吴炳嘉禾草虫(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宣和画谱》也记载了诸多徽宗朝内府所收藏的草虫名作 , 如顾野王“草虫图一”、刁光胤“鸡冠草虫图一”、黄筌“草虫图一”、徐熙“写生草虫图一”、“茄菜草虫图一”和“草虫图二”、徐崇嗣“药苗草虫图一”和“茄菜草虫图一”、郭元方“草虫图三”、李延之“写生草虫图十”、僧居宁“草虫图一” , 共计23件 , 由这些作品的名称即可知 , 此时的草虫绘画 , “草虫”不仅与花卉、蔬果相衬 , 更可以单独成作 。
有趣的是 , 宋人眼中的“草虫”并非今人眼中的“草虫” 。 宋人眼中的“草虫”与“蜂”、“蝉”、“蝶”以及“蜚蠉”是有区别的 。 今人“草虫”的概念较之宋人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今天的“草虫”意指“昆虫” , 包括的范围更广 , 宋人画史中记载的“蝉蝶”、“蜂蝶”、“蜚蠉”类的作品均可看作今人眼中的草虫绘画 。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草虫”之画读惊蛰
文章图片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如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黄筌的《写生珍禽图》卷 , 画家用细密的线条和浓丽的色彩描绘了大自然中的众多生灵 , 在尺幅不大的绢素上画了昆虫、鸟雀及龟类共24只 , 均以细劲的线条画出轮廓 , 然后赋以色彩 。 画中的昆虫有大有小 , 小的虽仅似豆粒 , 却刻画得十分精细 , 须爪毕现 , 双翅呈透明状 , 鲜活如生 , 显示了作者娴熟的造型能力和精湛的笔墨技巧 , 令人赞叹不已 。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草虫”之画读惊蛰
文章图片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故宫博物院|古书画中的二十四节气|“草虫”之画读惊蛰
文章图片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 , 故宫博物院藏《晴春蝶戏图页》《海棠蛱蝶图页》 《青枫巨蝶图页》《写生草虫图页》以及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的《嘉禾草虫》《野蔬草虫》都展现出了宋代画家细致的观察力和深厚的写实功底 。 如《晴春蝶戏图页》绘体态雍容华丽的凤蝶、娇小素净的粉蝶等蛱蝶15只和胡蜂1只 , 或平展双翼 , 或振翅飞舞 , 在明媚的春光下宛若俏丽的花团漫天绽放 , 形象生动地体现出“蝶戏”的创作主题 。 在蜂、蝶的塑造上 , 勾勒与渲染浑然一体 , 先以极细而淡的线条勾勒轮廓 , 然后再“随类赋彩” , 或以粉白、土黄多层积色 , 或在墨线中填重彩 , 晕染工细而色泽丰富 , 展现出蛱蝶翅翼的绚烂之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