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诗说新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二 )


“晴川”“芳草”这一对仗工整的律联 , 使得前四句流走的气势得以顿蓄 , 也因“鹦鹉洲”这一隐喻使全诗一脉贯通 , 潜气内转 , 溢为尾联的唱叹 。 这种亦律亦古 , 大巧若拙的结构体制 , 便于表现高峰入云的健朗风格 , 更是达到了唐诗“神来、气来 , 情来”的超妙诗境 。
这首诗带上题目提到了两次“黄鹤”和两次“黄鹤楼” 。 并且仙人驾鹤飞去 , 黄鹤一去不复返 , 都在“黄鹤楼”上发生 , 似乎给“黄鹤楼”增添了几分道家仙气 。 现在的黄鹤楼主要是供人们游览观赏 , 那么这个“天下江山第一楼”一开始建造就是为了参观用的吗?黄鹤楼修建的目的是什么呢?
最初修建黄鹤楼 , 主要是用于军事 。 它最早建造于三国时代的东吴黄武二年(223年) , 主要是登楼瞭望 , 以便侦察军情 。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孙权始筑夏口故城 , “城西临大江 , 江南角因矶为楼 , 名黄鹤楼 。 ”可以得知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 。
唐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 , 然而兵火频繁 , 黄鹤楼屡建屡废 , 仅在明清两代 , 就被毁7次 , 重建和维修了10次 。 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 。 在清同治七年(1868年) , 这是黄鹤楼最后一次修建 , 不幸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 。 后来一直到1985年 , 当地政府才重新修建了黄鹤楼 , 主楼以清同治楼为蓝本 , 但更高大雄伟 。
可以说黄鹤楼的命运 , 随着历史的流转一直向前发展 , 从唐、宋、元、明、清 , 直到现在 , 历朝历代都对它有所修建 。 而且随着时代的不同黄鹤楼呈现出了不同的形制与风格 , 因此它的雄姿得到了无数骚人墨客的吟唱 。 除了崔颢这首《黄鹤楼》 , 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1927年也曾登临黄鹤楼 , 写下了著名的《菩萨蛮·登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 , 沉沉一线穿南北 。 烟雨莽苍苍 , 龟蛇锁大江 。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 把酒酹滔滔 , 心潮逐浪高!”这首词多么的雄浑深沉有力 , 写出了对革命前途的焦虑与不安和对未来道路的信心与乐观 。
那么 , 黄鹤楼从最早用于军事用途为什么后来转变为观赏性的楼台?
黄鹤楼实际是一个瞭望楼 , 后来因朝代的更替 , 它的军事的使用价值逐渐殆尽 。 因黄鹤楼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 , 适合登高远眺 , 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前来 。 它临长江 , 望远山 , 而且坐落在海拔61.7米的蛇山 , 站在最高层远望 , 文人可以尽享视觉的盛宴 。 那壮美的风景 , 使他们感慨满怀 , 留下了一首首与黄鹤楼有关的诗词 , 特别是崔颢的《黄鹤楼》 , 于是乎黄鹤楼就声名远播了 , 后来也就成了观赏性的楼台 。
时至今时今世 , 黄鹤楼可以说是我们与唐代诗人崔颢以及他所处时代的情感连接处 , 若有时间和机会 , 可以亲自登上黄鹤楼 , 遥望远方 , 再次用心去感受诗人在诗中坦露的情怀 。
是的 , 就像每一座历史建筑那样 , 黄鹤楼或多或少都带着时代的印迹 , 见证着世间的沧桑变化与人间的悲欢离合 , 它是有温度的 , 是有记忆的 , 是有情感的 , 安静的立在那里 , 等我们去触摸 , 去追寻 , 去感受 , 去传说 。
【黄鹤楼|诗说新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编审:袁媛丨编辑:徐丰超丨设计:孙月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