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兔年找兔:文物里的兔文化( 二 )


青釉刻划莲瓣纹兔钮权
同为故宫藏品的元代景德镇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 通体施青白釉 , 上腹部刻划一只野兔奔跑于花草间 , 小兔作回首观望状 , 以釉里红点睛 , 刻划技法娴熟 , 形象栩栩如生 。 由于釉里红瓷器烧造难度大 , 传世较少 , 所以十分珍贵 。
元代 釉里红划花兔纹玉壶春瓶
还有一种“兔”陶瓷文物 , 与兔子造型无关 , 是一种高端工艺 。 如宋朝的“建窑黑釉兔毫盏” , 特殊的烧制工艺 , 令釉中出现如黑褐色兔毛一般的结晶 , 因此称作“兔毫” 。
宋建窑黑釉兔毫盏
以兔子为主题的绘画 , 大多与中秋佳节或祥瑞传说有关 , 既有在野外为生存奔跑的样态 , 也有园中的悠闲自在 。 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绘制的《梧桐双兔图》 , 图中野菊满地 , 桂花飘香 , 高大的梧桐树下 , 两只肥硕的白兔惬意地在草地上嬉戏 。 双兔写实 , 皮毛以细笔一一画出 , 兔目用白色点出高光 , 顿生神采 。 故宫博物院2023年兔年日历的封面 , 就采用了这幅画中的兔子 。
清 冷枚《梧桐双兔图》
历代知名的兔画还有宋代画家崔白的绢本设色《双喜图》(又名《禽兔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描绘秋冬时节的荒野 , 一只机灵的野兔觅食 , 引起两只绶带鸟的不安 , 发出警告 , 野兔惊到 , 顿步回首 。 画中的野兔每根毛清晰可见 , 眼睛特传神 , 是为花鸟画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宋 崔白《双喜图》
月亮里的桂花树和树下忙着筑杵捣药的小白兔 , 大概是国人最熟悉的神话场景之一 。 汉乐府《董逃行》:“玉兔长跪捣药蛤蟆丸 , 奉上陛下一玉盘 , 服此药可得神仙 。 ”晋代哲学家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玉兔捣药 。 ”传说明朝末期京城瘟疫流行 , 住在月宫中的玉兔捣药为百姓治病去灾 , 人们据此塑造了多姿多彩的兔儿爷形象 。 兔儿爷造型不拘一格 ,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泥制兔儿爷 , 头戴缨盔 , 上插两根兔耳 , 身着盔甲 , 外罩红色披风 , 手持捣药杵 , 端坐于太师椅上 , 整个造型威风凛凛 。 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清代年画《桂序升平》中 , 也表现了六个童子祭拜兔儿爷的情景 。
清代年画《桂序升平》
明代定陵孝靖皇后棺内还曾出土一对美仑美奂的玉兔捣药耳坠 。 在圆形金耳钩的下方 , 坠着一颗晶莹剔透的红宝石 , 红宝石下是一只用羊脂白玉雕琢的玉兔 , 两前爪抱杵作捣药状 , 下有臼 。 更精美的 , 是玉兔的脚下 , 竟然踩着一团镶嵌彩色宝石的金色祥云 , 显得雍容华贵 , 金玉满堂 。
玉兔捣药耳坠
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北齐高洋墓门墙壁画(摹本) , 当中也有仙兔的形象 。 该壁画原绘于北齐初代皇帝高洋陵墓的甬道门上方 , 中心绘朱雀 , 两侧分绘兽首人身像与羽兔 。 羽兔背生双羽 , 口衔粉色卷叶忍冬 , 呈自上而下俯冲之状 。
北齐 高洋墓门墙壁画(摹本)
但若论表现兔的速度感 , 个中翘楚当推敦煌石窟第407窟藻井图案 。 该窟开凿于隋朝 , 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 。 藻井中间的四层莲花花瓣内有三只逆时针方向奔跑的兔 , 三只兔按理说应该有六只耳朵 , 但在此却只见三只耳朵 , 每只兔都与相邻的兔共用一只耳朵 。 “三兔共耳”的寓意为何 , 至今众说纷纭 , 不过在视觉上 , “三兔共耳”确能强化兔子奔跑的动感 。
敦煌第407窟的三兔藻井图案
仙兔的形象还常出现在铜镜中 。 相传唐玄宗将自己的诞辰八月初五定为“千秋节” 。 这一天 , 玄宗与群臣百官会互赠铜镜以示庆贺 , 名曰“千秋镜” 。 月宫镜属于千秋镜的一种 , 纹饰上或有明显的月轮图案 , 或刻划桂树、嫦娥、蟾蜍、玉兔等月宫神话元素 。 衡阳市博物馆收藏的唐代葵花形嫦娥奔月纹铜镜 , 就是大唐盛世时期的精湛工艺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