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编者按
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 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服饰、器物、风俗 , 千百年来形成丰富的文化积淀 。 壮刀作为壮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 , 以独特的纹理、纹样闻名于世 , 深受喜爱 。
壮刀刀身纹样瑰丽 , 诞生却来之不易 , 制作技艺几近失传 。 本期让我们一同关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壮刀制作技艺 。
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本文图片

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本文图片

壮刀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八批
地域:广西 · 南宁
壮刀制作技艺是一项壮族传统制刀技艺 , 采用青铜、铁器或花纹钢锻打制成刀身 , 刀柄、刀鞘则采用黑檀木、金、银、铜等 , 辅之以壮文化代表性元素雕刻图案 , 方成一刀 。 2019年 , 壮刀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壮刀 , 顾名思义 , 壮族人民使用的刀具 , 有环首刀、短剑、开山刀等几大类 , 最早可追溯到《世界遗产名录》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中2000多年前骆越首领使用的环首刀 , 在当时象征着无上的权力 。
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本文图片

壮刀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冬鹏的作品《盛世华章》 , 灵感源于广西左江花山岩画中的环首刀、扁茎短剑 。 谭晓林 摄
应时而生 , 顺时而变 。
壮刀的属性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经历了数次改变 , 最早曾作为壮族的劳作用具 , 尔后是作战兵器 , 太平天国运动中广西的刀具兵器就由日常生活的劳作用具改制而成 。 到了民国时期 , 壮刀的兵器属性愈加凸显 , 李宗仁带领新桂系兵在上海与日军对战时使用的大环首刀威力强大 , 慑敌四方 。 而今刀光剑影的时代已随战乱远去 , 壮刀更多是作为工艺品而存在 , 将壮族先民勤劳勇敢、骁勇善战的意志传承下去 。
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本文图片

黄冬鹏作品《梦三生》 , 柄尾与刀格选用绣球的造型 , 握手三块圆形格挡材质分别为不锈钢、黄铜、木纹金 , 象征“三生” , 一生炽白 , 二生灿金 , 三生荣华 , 兼具仿古传承与文化创新之意 。 谭晓林 摄
壮刀的组成与一般刀剑相同 , 有刀身、刀柄及刀鞘 , 但在形制上却别具一格 。 昔日壮族先民主要聚居的西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 常是山多石险 , 荆棘、灌木丛生 , 为了便于开伐 , 壮刀在形制上讲究刀口平直开阔 , 短柄、利刃 , 展现了壮民“手起刀落把路开”的豪迈之情 。
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本文图片

黄冬鹏作品《壮王刀》 , 为传统的壮族刀具 , 刀身为花纹钢 , 刀柄为黑檀木 , 与壮族瓦氏夫人带领广西狼兵同倭寇对抗时使用的为同一款 。 谭晓林 摄
“试问歌者谁 , 云是打铁子 。 ”走进壮刀制作技艺传承人黄冬鹏的壮刀王文创基地 , 清脆的敲打声与冷冽的钢铁气息扑面而来 。 基地的展馆里陈列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壮刀 , 在冷调的光线中折射出炫彩的光芒 , 为来访者揭开壮族文化神秘而华丽的一角 。
黄冬鹏|爱上非遗?:骆越千年遗珍宝,匠心独守铸一刀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