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胎质和火候判断紫砂壶的详细信息

|根据胎质和火候判断紫砂壶的详细信息

文章图片

|根据胎质和火候判断紫砂壶的详细信息

文章图片

|根据胎质和火候判断紫砂壶的详细信息

紫砂真伪鉴别首重泥料 。 历来赞颂宜兴紫砂都说“人间珠玉安足取 , 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 , 明末周高起也说:“至名手所制 , 一壶重不数两 , 能使土与黄金争价 。 ”这说明紫砂壶的本质虽未沙泥 , 一经名手便价拟珠玉 。 制壶用的紫泥是属于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 , 矿体形态呈薄层状、透镜状 , 厚度在几十厘米到一米左右 , 稳定性差 , 常因不延续而灭绝 。 所以《阳羡茗壶系》曰:“出土诸山 , 其穴往往善徙 , 有素产于此 , 忽又他穴得之者 , 然皆深人数十丈乃得 。 ” 《阳羡茗壶赋》日:“宛掘井兮干寻 , 攻岩有骨 , 若入渊兮百仞之上 。 ”古制八尺为一寻 , 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 由此可知紫砂泥矿的开采就像煤矿深挖地层一样的困难 。 另种适于制壶的嫩泥则产于离地表四五尺处 , 可以用“明掘”方式直接取得;黄泥、白泥则深浅处皆有蕴藏 。 成书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的《阳羡砂壶图考》:“就土质而论 , 自明迄今 , 凡数百载 , 一山土层开发既尽 , 不得不向他山求之 , 产土之穴既异 , 土质自属不同 , 赏鉴亦随之而别 。 ”
【|根据胎质和火候判断紫砂壶的详细信息】
这些文献启示着我们:不同的年代所产的泥矿便有不同的泥质 , 换言之 , 凭借泥料可以解读出断代的若干信息 。 尤其是加上泥料提炼的方法、烧结的特征、出窑后经过时间风化的程度、使用痕迹、包浆合理性等 , 都是这件砂壶的胎质可资提供的“履历”内容 , 使我们在赏鉴紫砂时 , 有了可供判准的依据 , 因为时代信息已基本完整地展现在紫砂胎质上了 。
就拿泥料提炼的方法而言 , 明代练泥的淘洗技术相对落后 , 所使用的泥料颗粒较大 , 学界曾对各时期泥料颗粒的粗细进行分析发现 , 明代紫砂泥料的目数为26目——35目 , 清朝前期约35目清中期为55目——60目 , 而现代手工制泥约为60目 , 但一般最大宗的机械炼制则为100目——120目(目数是指每一平方英寸内的孔数 , 可代表泥料的精炼程度) , 可见年代越早颗粒越粗 , 目数越低 , 孔隙度也越大 。

中国目前有纪年可考的最早的紫砂壶是1965年南京市中华门外明司礼太监吴经墓出土的提梁壶 , 此壶的坭料与1976年羊角山遗址所出的残器相类似 , 泥料很粗 , 接近缸胎 , 可知此期的泥料只是将最原本制作缸瓮的泥料再加澄练而已 , 因炼制的技术较粗放 , 所以杂质较多 , 烧成的器物表面自然粗糙 。 此外 , 《阳羡茗壶系·正始》载:“李茂林 , 行四 , 名养心 。 制小圆式 , 妍在朴致中 , 允属名玩 。 自此以往 , 壶乃另作瓦囊 , 闭入陶穴 , 故前此名壶 , 不免沾缸坛油泪 。 ”可知当时紫砂壶是与缸类一同入窑烧制 , 所以壶身局部都沾有少量的釉泪 , 也易产生阴阳面的色差和火疵现象 , 这些都是接触明清砂壶时应当先理解的重要基本功 。
然而明代茶壶也并非一定就是粗砾砂胎 , 以1974年河北省正定县北圣板村清顺治七年梁维本墓出土的“陈用卿制款圆壶”呈色紫褐 , 胎中掺有黄色沙砾 , 但用泥却也相当细腻 , 可见名手之作自是不凡 。 奇怪的是 , 粗沙颗粒的砂壶又不一定是明或清初的 , 因为作伪者亦熟知是理 。 前几年台湾有不肖业者结合内地陶工 , 以“水洗砂”的手法(将含砂粒的成壶趁其生坯状态时 , 以水洗去器表的底泥 , 独留粗沙突显效果) , 并在壶身摹刻以清代、民国名家字画 , 作旧后再诿称名人庋藏的旧器云云 , 一度闹得满城风雨 , 此事便是一个惨痛的实例 。 事实上明代紫砂器虽然颗粒较粗显 , 但凡名手所制者皆特重“养土” , 加上窑火克谐 , 烧结时表面砂质熔化形成的玻化作用明显 , 故能在粗显的颗粒表层有一种透而不炫的细致莹洁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