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青年说|复旦学子:当代青年文学为什么不令人满意?( 四 )


深刻地关注同代青年的写作
对于师兄师姐的观察 , 曹禹杰也非常感慨 。 他想起自己进入复旦中文系时 , 正好是中文系建学科一百年 。 在五个系主任对话的高峰论坛上 , 陈思和再次和学生们说起了这段话:“当我研究现代文学的时候 , 现代文学就是一条河流 , 我就是这个河流里面的一块石头 。 不仅我个人 , 所有研究现代文学的、从事现代文学的人都是这条河流里的石头 。 你们也是 。 这条河带着前人的生命信息 , 从我们身上流过去 , 流过去时把我们淹没了 。 但当河水流过我们身体的时候 , 就把我们的生命信息也带了进去 。 那么这个文学史就是一个活的文学史 , 是有生命的文学史 。 ”
“我的导师是金理老师 , 金老师的导师是陈思和老师 , 陈思和的导师是贾植芳先生 , 贾植芳先生曾师从过鲁迅 , 当我们按照这样师承谱系追溯下来 , 我们可以‘吹嘘’我们都是鲁迅的徒子徒孙 。 ”曹禹杰说 , 在这看似开玩笑的口吻后面 , 其实有着很切身的使命传承的感觉 , “如果你往前追溯的话 , 几代老师都非常深刻地关注着他们身处的那个时代的那些青年 , 他们所展现出的各种各样的美学风格以及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 , 以及这样的美学风格和思想观念又是如何深切地嵌入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中去的 。 ”
【文学|青年说|复旦学子:当代青年文学为什么不令人满意?】近日 , “望道”讨论小组课堂实录《我曾经和这个世界肝胆相照:2719文学对话录》也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 书中“圆桌”与“笔谈”两部分为讨论小组课堂实录 , 而有些同学对某话题的进一步思考和独立成文就构成了“作业本”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