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妮|专访丨李兰妮:我把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轻快的歌

再次拨通作家李兰妮的电话 , 已是 14 年后 。
2008 年 , 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个抑郁症患者的精神档案》出版之际 , 采访人员曾与李兰妮进行过一次深谈 , 她面对我时体现的知性理智与她所描述抑郁症发作时的疯狂痛苦 , 其强烈反差对我触动极大 。 从那以后 , 我会不知不觉以正常的、自然的心态理解精神疾病患者 。
李兰妮|专访丨李兰妮:我把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轻快的歌
本文图片

▲李兰妮 , 现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作家协会主席
没想到 , 《旷野无人》是李兰妮以精神疾病为题材进行写作的开始 。 在这片文学很难触及的坚硬陌生领域 , 李兰妮以患者、作家、乃至半个专家的身份在书写 。 2012 年 , 她出版《我因思爱成病:狗医生周乐乐和病人李兰妮》; 2021 年 , 出版《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 同年入选深圳读书月 " 年度十大好书 " , 由此构成 " 旷野三部曲 ";其独特的表现力与强烈的人文关怀让这三部作品具备了重要的社会价值 。
因身体原因 , 李兰妮极少面对媒体 。 春季的 3 月、4 月又是抑郁症高发期 , 感谢李兰妮答应了专访 , 我们从 " 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 聊起 。
当你笑着合上书 , 可能对作者有点心疼
【李兰妮|专访丨李兰妮:我把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轻快的歌】《野地灵光》有引人注目的副标题—— " 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 , 精神病院的世界很少向人们平时所熟悉的世界外溢 , 常让人带有恐惧和偏见 。
李兰妮|专访丨李兰妮:我把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轻快的歌
本文图片

▲《野地灵光——我住精神病院的日子》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2021 年 8 月出版
李兰妮笔下的精神病院并不可怕 , 里面装载的是那个沉默而边缘群体的忧欢苦乐 , 还原的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的样貌 , 其中尤其几个青少年的角色如荣荣、莫有爱、小蘑菇、高儿等让人若有所思 。 此外 , 还有老年人的心理问题、酗酒问题以及李兰妮对自己和母亲关系的解剖 。 这本关于精神疾病的专著、题材独特的书 , 超出了读者以往的任何阅读经验 。 她的文字是轻松的、幽默的、乃至是愉快的 , 却带来新鲜而疼痛的阅读感受 。
李兰妮告诉采访人员 , 她写《旷野无人》是一次自说自话 , 追溯自己为何患上抑郁症 。 " 那时觉得自己没两年就要挂了 , 所以 , 总结得毫无保留 , 很苦 。 一个读者曾给我留言 , 说买了《旷野无人》后 , 只翻了后面的几页 , 没敢从头开始看 , 因为害怕 。 "
" 我写完《野地灵光》 , 比较愿意送给别人 。 因为我心里有读者了 , 我不是写黑暗 , 不是写野地 , 而是写照进爱里的光 。 我不能写得那么沉重 , 我要用简单轻快的歌唱出来 , 尽量有一种幽默的、反差的表达 。 读者笑了 , 把书合上了 , 偶尔走在路上 , 突然想起作者李兰妮 , 可能会有那么一点心疼 。 "
李兰妮|专访丨李兰妮:我把住精神病院的日子,写成轻快的歌
本文图片

▲李兰妮住院时拍摄的照片
《野地灵光》是建立在李兰妮个人亲历和个人体验基础上的纪实文学 , 也是她以自己为实验对象的特别日志 。 李兰妮选择住进精神病院 , 为治疗抑郁症 , 也为了解精神疾病患者这个特殊群体真实状态 , 先后辗转南北两所业界著名的精神病院——广州惠爱医院和北大六院住院治疗 。
书中 , 她一方面描述了自己的求医住院经历 , 如何与世俗观念、疾病作斗争 , 通过求医过程中身体、心理的变化 , 展现一个心理疾病患者饱受折磨又不甘放弃的心路历程 。 另一方面 , 又用大量篇幅描述了同时住院的病友 , 以及亲人和医护的生存和现况 , 以求更深层地探究每一个个体发病的原因 , 介绍当前心理治疗的现状 , 以及对未来实施更加科学有效心理治疗的希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