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以文学为镜照见每一个隐形的她

张莉|以文学为镜照见每一个隐形的她
文章图片

张莉|以文学为镜照见每一个隐形的她
文章图片

◎达洛维
2019年 , 学者张莉展开了一项关于作家性别观的调查 , 最终收到了127位作家的回应 。 从那时起 , 她就一头扎进了“性别研究”领域 , 以一种“在场”的方式切入问题研究 。 除了问卷调查 , 她还主编“女性文学”年选 , 期望能为当下的女性写作现场留下记录 。
作为学者 , 她深知象牙塔与大众之间的鸿沟 , 尝试在文学文本与公众的关切之间建立联结 。 去年 , 她在喜马拉雅开讲“女性文学课” , 从“女性身体”“爱情话语”“成为母亲”等女性切身体验出发 , 通过丁玲、萧红、铁凝、张洁等作家的文本分析 , 以文学之“镜”照出女性存在的此时此刻以及历史和曾经 。
“我所尝试的 , 是以女性视角和女性立场解读文学作品 , 用以纾解我们今天的困惑和精神疑难 。 ”张莉说 。 今天 , 根据音频节目整理的《对镜:女性的文学阅读课》上市 , 该书在音频课程基础上扩展了大量内容 , 希望以经典文学作品为镜 , 照见每一个隐形的“她” 。
年 选
北青艺评:我记得三年前的今天 , 我们做过一次对话 , 当时您发布了127位中国当代作家的性别观调查 , 后来是怎么想到要去做“女性文学选”的?
张莉:是的 , 我还记得那个谈话 , 也很高兴三年后我们能重新谈女性问题 。 2019年做性别观调查的时候 , 我对“女性文学”的想法还不是那么清晰 , 我只是想知道整个社会的性别观发生了什么变化 , 顺着这个思路会想“性别意识”在他们的写作里是怎样体现的 , 尤其是中国女作家的性别意识在她们的作品里是怎么样的 , 然后 , 就开始有意识地用这样一个视角去看当代女作家的作品 。
另外 , 我当年博士论文是《中国女性写作的发生(1895-1925)》 , 做研究的时候有个困难就是我找不到那些普通女作家的作品 , 文学史上留下来的著名女作家 , 我可以看她们的作品集 , 但是那些无名女作家(她可能写过几篇不错的 , 后来不写了 , 但在当时是有影响的)就消失在茫茫期刊了 , 因为梳理现代女性文学写作发生期的作品时遇到很大的困难 , 当时朴素的想法是 , 如果有一个年度遴选就好了 。
所以 , 2019年 , 我有意识地观察当代女性文学作品时 , 就想到也许我可以编一本女性文学年选 。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清晰的 。 编第一本年选的时候 , 我对它的定位是 , 这本书不是给专业人士看的 , 是给最普通的女性读者看的 , 所以我不想强调写作技术的先锋性 , 我想强调每一个女性书写的女性生活的故事性 , 女性生活的感受性和女性视角 , 而且尽量不带批判视角 。 一方面 , 在文学史意义上 , 这是第一本女性文学年选 , 我希望它有文学资料的价值 , 另外 , 在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 , 我也希望能留下我们这个时代女性的声音和女性生活的样本 。
北青艺评:现在已经做到了第三年 , 不管是社会环境也好 , 还是年选本身也好 , 是不是也经历了一些变化?
张莉:当然有变化 。 到2020年的时候 , 我对“女性文学”的理解更清晰和更坚定了 , 当时我写的序言叫做《文学为什么要分男女》 。 之所以讨论女性文学 , 是在平等的前提下尊重差异 。 一直以来 , 我们对好作品的判断有个潜在标准 , 或者说 , 长久以来有一个潜移默化的认知 。 比如 , 如果你对一位女作家说 , “你写得一点也不像女人写的” , 一般情况下它会被当作一种褒奖 , 夸奖者和被夸奖者都默认 。 可是 , 几乎很少有人会对一位男作家说 , “你写得一点儿也不像男人写的” , 因为大家明白这个评价并非夸奖 。 这便是我们习焉不察的文学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