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典绘画中的女性之美

《女史箴图》《虢国夫人游春图》《汉宫春晓图》……众多国宝级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体现了不同时代的审美 。
千百年来 , 中国绘画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哪些变化?美术史论家、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娓娓道来 。
【经典|经典绘画中的女性之美】-陈履生
古代女性的四种表现

一部从古至今的中国绘画史 , 离不开女性形象的表现 。 对于女性形象的表现 , 在各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功用 。 而女性形象所关联的审美意义 , 及具体的形象塑造 , 成为中国绘画不同于西方绘画的特点之一 , 中国绘画中特有的仕女画基本上可以说明这种特点 。
西方绘画中有《蒙娜丽莎》《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等著名作品 , 而中国的仕女画作为一个整体 , 如同中国的山水画一样 , 通过绘画所表现出的文化上的特色 , 将中国绘画与中国文化融合到一起 , 显示出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 。
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 , 女性形象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 除了青海出土的《舞蹈纹盆》以外 , 还有一些反映女性特征或女性形象的作品 , 都是今天研究女性图像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
就中国绘画史而言 , 关于女性的绘画表现不外乎以下四个方面 , 它们都反映了农业文明或封建社会中的女性地位 。
一是像唐代《虢国夫人游春图》《簪花仕女图》那样表现上层女性休闲生活的作品 , 画面中特别的妆容体现了女性的雍容华贵以及特定时代中的美 。
二是像唐代《捣练图》那样表现女性在生产、生活中的作品 。 早在汉代《庖厨图》中其实已有这样的表现 。
三是在汉代画像中比较多见的表现享乐生活的作品 , 比如乐舞、杂技等 。 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中也有非常生动的描绘 , 而明代画家仇英则以《汉宫春晓图》表现了更为丰富和全面的宫中女性生活 , 包括装扮、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等 , 几乎涵盖了与女性关联的全部生活内容 。
四是表达思念之情的作品 , 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 还有以盼归或相送为主题的图像 , 比如文徵明的《湘君湘夫人图》、傅抱石的《湘夫人》等 , 其中的女性形象如同文学中描述的一样美好 。
广告中的摩登女性
毫无疑问 , 上述四个方面的女性作品在本质上反映的都是男性主导下的一种社会关系 。 尽管古代女性中也不乏花木兰那样的英烈 , 但在古代绘画史上 , 女性形象并不像男性那样普遍而多样 。 古代女性大都如同汉代图像中普遍出现的“启门仕女”那样 , 足不出户 , 待在深闺 , 是在家庭范围内的一种社会存在 。
古代绘画中关于女性的种种表现 , 最终可以归结到东晋顾恺之的《女史箴图》所表现的内容 。 这是传统绘画“成教化 , 助人伦”功用的具体写照 , 不论是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 , 还是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 , 都是在通过图像来确立和普及一种社会规范 。 《女史箴图》中有一位照镜子的女性 , 张华写道:“人咸知修其容 , 而莫知饰其性 。 ”
在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中 , 产生了仕女画这样一种特别的品类 。 仕女画虽然无法和山水画、花鸟画以及文人画的发展态势相比 , 但女性在艺术中所承载的具体内容依然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忽略的一个部分 。
到了20世纪 , 随着社会的发展 , 现代生活方式的建立 , 尤其是在商业化的社会发展过程中 , 摩登女性出现在民国时期的很多广告绘画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