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板|我将一本书丢在了火车上

不锈钢板|我将一本书丢在了火车上
文章图片

◎江留
因为自己的粗心 , 我对这本诗选、对元好问感到抱歉 。 这一刻 , 一本书 , 仿佛成为有生命、有情感的存在 。
【不锈钢板|我将一本书丢在了火车上】每次出行 , 我都会往包里放一本书 , 带了也不一定看 , 但觉得踏实和安全 。 有位学者说 , 每本书都是庇护你安静的房间 。 在路上 , 在陌生的人群中 , 想到自己身边有书 , 就知道有逃遁并潜入其他海域的自由 。
这次带的是元好问诗选 。 某一天 , 从书店角落靠近地板的那一排发现了它 , 独独的一本 。 买回来后 , 一直无暇细品 。 做一件事 , 看一书本 , 有时需要心境与机缘 。
床位下 , 有人早已放进去窗框样的不锈钢板 , 三分之二露在外面 。
“这个 , 能踩吧?”小心起见 , 我问了句 。
“没事 , 你尽管踩 。 ”钢板主人回应 。 “该怎么踩 , 你就怎么踩 。 ”边上一人补充道 。
他们应该看起来是一起的 , 像是农民工 , 又比农民工整洁得多 , 可能是干装潢的吧 。 我该怎么踩 , 又能怎么踩?不想多言 , 我沉默着 , 在心里反问了两句 。
对面是一家三口 , 男孩应该在读大学 , 戴金丝眼镜 , 眉目清秀 , 很乖的样子 。
萍水相逢的人 , 像偶然聚到一处的各色的鱼 , 短促的腾挪旋游之后 , 潜入各自的心灵海域 。
一车厢的沉默 , 偶有低声私语 。
坐火车时 , 窗外称不上风景的风景 , 是天地自然中最自然的风景 。 这些风景 , 何尝不算另一种形式的书卷——一页 , 写着陶渊明的“依依墟里烟” , 一页 , 写着谢灵运的“日落山照曜” , 再一页 , 写着苏东坡的“重重似画 , 曲曲如屏”……
这部书卷 , 在远山近水里酝酿平平仄仄 , 在一片村庄、一块田园、一小队飞鸟间押韵 , 翻篇 , 引起遐思 , 不着一字 , 尽得风流 , 让人付之以柔顺的凝视 。
车窗成为流动的芸窗 , 倚窗枯坐 , 向远处眺望 , 看不完地看着 , 眼睛宛若两池潭水 , 任一切投影其上 , 雁过无痕 。 目光不动声色 , 心在窗后飞驰 。 每每这种时候 , 人容易获取一种丰富的安静 , 反省与谅解也会由此应运而生 。
“这是什么?”从背后传来嗲兮兮的童音 。
“山 。 ”
“这是什么?”还是那个嗲兮兮的声音 。
“水 。 ”
“这是什么?”依然是那个嗲兮兮的童音 。
“石头 。 ”
我不回头 , 看着窗外一闪而过的山、河水、石头 , 听着这一问一答 , 几乎要哑然失笑 。 山也是石头 , 石头也是山 。 她何尝不知道那是山是河水是石头?也许 , 这种单调而重复的小游戏 , 在她看来真是好玩 , 说话、发问、窗外的各种 , 在她看来 , 都挺有意思吧 。
当她又一次问“这是什么”的时候 , 大人不耐烦了 , 用温柔的语调拒绝回答 。 这是一个年轻的已丧失童趣的父亲 。 有一念 , 在我心中闪过——来问我吧 , 我想和你玩儿——这是山 , 这是水 , 这是小船儿 , 这是桥 , 这是火车 , 这是火车轨道 , 这是山坡 , 这是房屋 , 这是田野 , 这是小鸟 , 这是森林 , 这是隧道 , 这是窗玻璃 , 这是电线杆 , 这是落日 , 这是晚霞……直到感觉不到好玩为止 。
每次看到幼儿 , 都让我觉得 , 孩子是有别于成人的另一物种 。 这个可爱的小女孩 , 一只眼睛看起来有点问题 。 后来发现 , 他不是她的父亲 , 同行的女人也并非她母亲 。 她喊他俩叔叔阿姨 。 这次出门 , 就是带她去上海看眼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