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帮、带这种师徒传承方式有着强烈的门派色彩 。 在“一日为师 , 终身为父”的情感维系中 , 画风也逐渐一脉相承 , 这种传承方式如果在同一地方集群式的出现 , 那就形成为画派 。 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海派、浙派等 , 均是有几位开宗立派的大师带着徒弟 , 自然形成了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创作 , 把这些带有私塾色彩的老先生汇聚到画院 , 才奠定了画院传承创新的文化价值标准 。
吴昌硕先生像
无论是学院还是画院 , 不同的文化价值观 , 培养出不同的人才 , 诞出不同的作品 , 这本是艺术多元繁荣的正常现象 。 至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 , 画院和学院的发展还是平衡的——画院办班请学院的老师来讲课 , 学院开课请画院的画师来辅导 。 有些学院国画专业学科带头人本身就是国画名家如吴作人 , 李可染 , 陆俨少 , 等 。 他们兼具画院和学院的特点 , 并且能把学院和画院的教学长处结合在一起传授 。 培养出一大批中国画坛的中坚力量 。 当时的教育模式并不保守 , 在保持各自特点前提下 , 互动交流 , 取长补短 。
但是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画院和学院的前辈们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而他们倡导的学术品质没有被很好的继承下去 , 这种双向前行的平衡慢慢被打破 。 画院和学院的界限逐渐模糊 , 画院模式大有被学院模式取代的趋势 。 究其原因 ,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现实无法兼顾同步 。
张大千先生像
首先的矛盾 , 是人事制度 。 我国画院大多数属于体制内依靠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 , 人员招聘被统一纳入人社局管理 。 根据事业单位招聘规则 , 招聘引进人才必须执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 有一道道刚性的跨入门槛 , 如年龄、学历、职称、专技级别等 。 而画院作为创研单位 , 门槛更高 , 动则要求“研究生学历、副高以上职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等 。 这种招聘路径 , 实际上是专为学院式人才设定的 。 但招聘条件往往强调年龄限制在中青年范围 , 如果按照此规定 , 从学院晋升到副高就算是一步不拉 , 至少也已熬到了中年 。 至于画院自己培养的学生 , 由于无学历 , 往往不被制度认可 。 于是随着画院老画师退休 , 学院式的新人进入 , 画院的传承模式也随之衰退消失 。 画院即学院 , 学院即画院 。 传统意义上的画院 , 事实上已经不存在了 。
矛盾的第二点 , 在专业评审制度 。 美术专业评审 , 主要以参加国展的等级、次数、获奖情况作为依据 。 而入选国展作品又以形式新颖、造型扎实、制作精良、题材时尚等学院式的评价模式为主 。 如此 , 传统意义上的水墨画逐渐被整个评价体系边缘化了 。
由于文化政策没有兼顾艺术形态的差异 , 人才结构开始失衡 , 学院派和画院派的生命力此长彼消 。 可以说 , 今天的学院派已经逐步取代传统认知的画院 。
潘天寿先生像
中国画分工笔画和写意画两大类 。 工笔画从东晋顾恺之《女史箴图卷》算起巳经有了1700余年历史了 , 到宋代推之巅峰 , 元后渐衰 。 元之后 , 以书入画的水墨写意画逐渐盛行 , 到晚清民国已经成为中国画的主流形式 , 新中国早期成立的画院派也是以写意画为主 。 现在官方或非官方评选二十世纪大画家列前十位的全部是写意画家 , 所以我们现在讲的画院精神 , 也就是写意精神 。
尽管从理论上讲 , 写意和工笔仅仅是中国画不同表现形式的区别 , 不能厚此薄彼 。 但纵观绘画史 , 两大形式的发展此起彼落 , 形成了两条抛物线 , 东晋至元工笔画强势 , 明清至近代写意画独领风骚 。 现在工笔画(包括工整制作的画)画风回归 , 又占了上风 , 是审美观变化所致?还是功利趋势所致?是必然还是偶然?值得反思 。
- 电话|《春天终将来临》:在乡村作画,他在疫情中找到了“困锁天堂”
- 文物|陶瓷艺术品有金融属性,为何不是书画、玉器、木雕等艺术品呢?
- 优点|《猎罪图鉴》,画像师沈翊身上有一种优点,值得孩子们学习
- 赵维堂|周至大坚石之“怪才”画家赵维堂|简约之美 清新扑鼻
- 黑夜|瘫痪36年女子作画“圆梦”望办画展:绘画是黑夜里的光
- |周至大坚石之“怪才”画家赵维堂|简约之美 清新扑鼻
- 光山|新金陵画派大家绘春色:无尽春光山水间
- 手印岩画|西班牙洞穴惊现2万年前手印岩画,四分之一竟是少年儿童绘制
- 小叶紫檀|清代-小叶紫檀祥龙戏珠大画筒
- 油画|超写实女性油画,宁静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