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元青花的幽蓝神采何以惊艳了世界( 三 )


带盖梅瓶 。 还是牡丹和龙纹 。 不过 , 龙纹出现了四爪 。 元朝官窑体制尚没有明确地确立 , 龙的皇权象征却早深入人心 。 五爪 , 帝王手中权力已达极致 。 四爪、三爪 , 地位阶级下移 。 爪的多少 , 从一个侧面提供了青花瓷主人的身份信息 。 六件梅瓶 , 体现宋人以来案头陈设审美的最高水准 。 梅瓶原本用来插梅的 。 插了梅的瓷瓶 , 青花也随梅的暗香热闹起来 。 六件梅瓶 , 分别以“礼、乐、书、数、射、御”的字样 , 被主人墨书于器底 。 礼自周代始 , 逐渐成为我们日常的审美程式 。 “六艺”被主人书写于梅瓶之底 , 座右铭一样虔诚地供奉和遵守 。 规矩 , 端正着每一天的日常态度 。 这像是六种人生态度 , 不仅是手艺 。
从出土的青花器皿等级看 , 研究者认为这批窖藏青花应非普通人家所有 。 他们在高安县志里找到了一户人家的信息——元中晚期高安上泉伍家村伍兴辅、伍良臣父子 , 伍兴辅又曾担任元大都驸马都尉一职 。 人们相信 , 高安的窖藏主人就是伍家 。 据说 , 现在高安还有伍家后人 。 《高安县志·兵防志》记载 , 至正十一年、十二年 , 高安战事尤乱 。 业内揣测 , 这批青花很可能是都尉家曾经拥有 , 为躲避战事而藏 , 今天得以重见天日 , 成为链接陶瓷记忆缝隙的文物遗珍 。
元青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元青花的幽蓝神采何以惊艳了世界
本文图片

元青花龙纹荷叶盖罐 , 高安博物馆藏
画师们的英雄崇拜情结诉诸于青花笔下 , 成就元青花最具独特性的人物故事题材
江西高安元代窖藏青花都是花鸟题材 , 而元青花最具独特性、令人津津乐道的艺术却是人物故事题材 。
南宋到元的改朝换代期间 , 话本、元曲唱本和年画(版画)广泛地走进市井民间 , 直接催生了元杂剧的繁荣 。 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一批剧作家 , 取材于民间历史题材创作的杂剧作品 , 将东周列国汉唐宋元英雄人物故事搬上了舞台 , 深受平民百姓的追捧 。 这个时候 , 景德镇青花的创烧 , 正好让人物故事有了更好的日用载体 。 此前磁州窑也有少量人物故事题材的罐、瓶和枕等 , 为景德镇窑烧造元青花人物故事作品 , 埋下了伏笔 。 事实上 , 磁州窑的工匠们为逃避战事来到景德镇 , 也将这样的创意带到了窑场 。 于是 , 元末杂剧的勃兴 , 叠加元末明初的频繁战事 , 客观上激发了景德镇画师们的英雄崇拜情结 , 并诉诸于青花的笔下 。 工匠们在反复比较试验之后 , 发现椭球体的罐身因为圆周表面比别的瓷器平整阔大 , 更适合表现复杂的人物通景故事 。 英雄的豪迈情绪 , 与壮硕雄浑的青花大罐 , 气质上十分吻合 。
大名鼎鼎的“元青花八大罐”(青花人物故事大罐) , 个个都是不可多得的唯一 。 除了亚洲私人收藏的西厢记焚香图罐与宝岛台湾王定乾收藏的锦香亭图罐之外 , 其余六件均取材于民间英雄故事 。
【元青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谈丨元青花的幽蓝神采何以惊艳了世界】且看英国收藏家埃斯肯纳奇收藏的“鬼谷子下山”大罐 。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 , 它以1568.8万英镑成交 , 折合人民币约2.3亿 , 创下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 该罐所绘故事是“孙庞斗智”的一段 , 但表现的主体又是孙庞的师傅鬼谷子 。 军士持矛开路 , 虎豹拉车 , 青年将领掣马执旗 , 上书“鬼谷”二字 。 主人公鬼谷 , 端坐中车 , 没有呐喊 , 没有血腥 , 没有谋略 , 甚至连对手也没有 。 为了渲染安静 , 画师以细笔一丝不苟地描绘着路旁的松竹和草 , 那些草 , 兀自开了花 。 鬼谷在沉思 , 将领跟随 , 兵士不言 , 虎豹低头 。 松无声 , 竹无声 , 花草无声 。 如果说如此渲染无声 , 一定预示某处有大声的话 , 那就是军旗上的“鬼谷”二字 。 上将伐谋 , 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谓智慧和正义的最高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