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别人搞金融我要做榄雕!广州非遗新生代让榄雕变身网红好物

每到周末 , 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晓港公园的曾氏榄雕传承研学基地变得很热闹 , 不少人前来学习榄雕技艺 。 该基地的主人是广州榄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曾昭鸿及其子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 。
虽是两代人 , 但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创新着广州榄雕 , 让榄雕为更多人所知、所用 。
20世纪70年代 , 曾昭鸿进入广州大新象牙厂当学徒 , 师从区宇仁学习榄核雕刻技艺 , 与榄雕结下一生之缘 。 后大胆运用镂通 , 首创榄雕镶嵌技术 。
作为非遗新生代传承人 , 80后曾宪鹏则开拓“榄文化”系列产品 , 期望通过跨界融合将非遗融入人们的生活 。
“创新、市场、传承” , 这是曾昭鸿回望五十年榄雕创作历程得出的六个字 。 在他看来 , “有创新才有市场 , 有了市场才好传承” 。
“非遗肯定要走向市场 , 真正融入到社会 , 融入到生活 。 ”曾宪鹏也认为 , 非遗只有“活”起来 , 才能真正传下去 。
传统|别人搞金融我要做榄雕!广州非遗新生代让榄雕变身网红好物
文章图片

游湖画舫(曾宪鹏作品) 。
初学榄雕的“五年之约”
在曾宪鹏儿时的印象里 , 榄雕就像玩具一般日常 。 每天放学后 , 他都会跑到父亲的工作台旁看父亲制作榄雕 。
2002年 , 曾宪鹏看到“广州榄雕被列入广东省濒临灭绝的传统手工艺”的新闻报道 , 萌生出“将榄雕作为事业”的想法 。 从技校毕业后 , 他主动提出拜父亲为师学习核雕 。
但那时 , 传统手工艺市场低迷 , 父母在内的绝大多数长辈都不支持他投身榄雕 。 于是 , 曾宪鹏与父母达成“五年之约”:保证5年内做出成绩 , 否则就无条件放弃榄雕 。
在学校学的是机械维修专业 , 加上对榄雕技艺从小耳濡目染 , 不到两周他便能够上手完成一些简单的作品 。 白天在工厂上班 , 晚上回宿舍做榄雕 , 曾宪鹏逐渐在单位里出了名气 , 有段时间出售榄雕纪念品赚来的钱比工资还高 。
传统|别人搞金融我要做榄雕!广州非遗新生代让榄雕变身网红好物
文章图片

一开始 , 曾宪鹏全职做榄雕的想法并不被长辈认同 。
在“五年之约”的最后一年 , 曾宪鹏和父亲共同创作的一件作品《郑和宝船》在广州的工艺美术评比中获得铜奖 。 “当时有行家跟我父亲说 , 这作品跟你之前的风格不太一样 , 挺有创意的 , 也很大气 。 ”得到业内的肯定 , 父亲曾昭鸿终于放下心来 , 让曾宪鹏放手创作自己的作品 。
那一年 , 曾宪鹏辞去工作全职投身榄雕事业 , 从帮手变为主导者 。 这也是他探索与父亲不同设计风格的分水岭 。
在曾宪鹏看来 , 设计决定整个作品的好坏 , 也贯穿制作榄雕的全过程 。 全国榄雕主要集中在广东、江苏、河北、山东等地 , 每个地方设计侧重点不同 。 以人物为例 , 广东更注重整体呈现 , 要求遵循一定的头身比例;江苏则在面部刻画上更精细 。
如果说 , 老一辈榄雕人的创作偏向传统 , 灵感多从神话传说中虚构而来、以传统的吉祥图腾、舟船为主 , 曾宪鹏的作品则多取材于历史文献 , 更加纪实 。
由于观点不同 , 父子俩一开始也会有摩擦 。 每当发生冲突时 , 曾宪鹏常常会把文献拿出来比对 , 父亲则从工艺的角度提供建议 。 “一般我都会遵照他的意思来改进 。 ”曾宪鹏笑道 。
在父亲身上 , 曾宪鹏学到了坚持 。 “榄雕不仅是用手去做 , 还要用心去做 , 择一事终一生 。 ”做每一件作品时 , 他都会要求自己一次成形不能够失败 , 做好充分的准备 , 看准了再下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