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竹|艺苑现场|丝竹乐韵

中国民族音乐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传承 , 若把其比喻为一条历史的长河 , 中国民族乐器则是这一长河的重要支流 。 当然 , 这其中不仅有本土固有的乐器 , 还有一些是外来经过汉化的乐器 。 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民族乐器大家族中 , 哪些是舶来的乐器 。
“弹拨之王”——琵琶
说起琵琶 , 很多人都会把它当做中国土生土长的民族乐器 , 其实琵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复杂的发展历程 , 可谓是中原乐器和西域乐器珠联璧合的“混血儿” 。
以“琵琶”为名的乐器在古代中国并不指现今的琵琶 , 而是各种弹拨乐器的总称 。 当时的琵琶形状与现在不同, 其形状为直颈 , 圆形音箱 , 音位和弦数不固定 。 这种琵琶当时被称作 “直项琵琶” 或 “秦琵琶” , 实际上它就是今天我国民乐器中“阮”的前身 。
丝竹|艺苑现场|丝竹乐韵
本文图片

【丝竹|艺苑现场|丝竹乐韵】▲晋代壁画中的横抱琵琶
从汉代到南北朝 , 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内地 , 文献中将这种琵琶称之为“胡琵琶” 。 其为四弦、四相(无柱) , 横抱用拨子弹奏 。 其传入中原后 , 与直项琵琶相互影响结合 , 逐渐形成现今形制 , “琵琶”亦成为此种乐器的专称 。
“洋琴”——扬琴
扬琴是一件有着广泛的世界性和鲜明的民族性、普遍而大众化的击弦乐器 , 起源于波斯、亚述等古国 。 在中国 , 扬琴也被称为洋琴、打琴、敲琴、蝴蝶琴等 。 其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普遍说法是明代万历八年(1580年) , 最初流行于沿海一带 , 以后逐渐传至内地 。
通过几百年的历史演变 , 扬琴已经从多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中国化演变 。 我国扬琴现在通用为自主研制的402琴型 。 在敲击工具上也有所改造 , 选用了竹子来制作槌子 , 不同于欧洲及西南亚的木质槌子 , 这样更加能突出其音色的清脆与剔透 。
无论是扬琴的形制与演奏 , 还是改进与创作 , 经过中国新时期几十年的大力发展 , 已经在民族性、技术性、个人风格等方面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 真正意义上从“洋琴”蜕变为名至实归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乐器——扬琴 。
“民乐代表”——唢呐
提到唢呐 , 大家一定会想到电影《百鸟朝凤》 , 讲述了一个关于唢呐老艺人的师承故事 。 由于其突出的音色 , 总是在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等仪式上抢占“C位” 。 有趣的是 , 这个在我们眼里的“本土”乐器并不起源于中国 , 也是从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的 。
在明代 , 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 , 我们熟知的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曾经就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 。 在他的《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记载:“凡掌号笛 , 即是吹唢呐 。 ”不过最应该提到的还是唢呐与朱元璋的九世孙——朱载堉的故事 。
朱载堉专心攻读音律、历算 , 并开拓了边缘学科的广阔领域 。 早在万历十二年(1592年)他就已经证明了匀律音阶的音程可以取为二的十二次方根(即十二平均律) , 比欧洲人提前了数十年 。 又在唢呐八音孔的基础上研制出“眼管子” , 为我国民族管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
“国乐翘楚”——二胡
二胡、板胡、高胡、中胡、大胡、低胡等 , 都是在外来乐器奚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 宋朝学者陈旸在《乐书》中记载“奚琴本胡乐也……”唐代诗人岑参所载“中军置酒饮归客 , 胡琴琵琶与羌笛”的诗句 , 说明胡琴在唐代就已开始流传 , 而且是中西方拉弦乐器和弹拔乐器的总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