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新:小说的最高任务是呈现人的精神世界( 九 )


在一些人的思维与观念中 , 某类作品就是天然被排斥的 , 比如我们编辑部也有各种各样的编辑 , 我们也知人善任 , 尽可能发挥大家的长处 , 但有的时候 , 有的人就是会屏蔽某类作品 , 有扇门就是永远都打不开 。 很多文学编辑是中文系毕业 , 受过很好的教育和培训 , 但是你们聊小说 , 聊到最后根本的东西 , 总感觉他还是缺了那么一点点 。 所以说 , 如果本身的质地、素养足够好的话 , 文学编辑的大部分经验是可以通过工作积累的 , 但宝塔七层 , 可以通过努力抵达第五层、第六层 , 再往上就越来越难 。 文学的门槛貌似很低 , 实则还是很有区别 。
|程永新:小说的最高任务是呈现人的精神世界
本文图片

八十年代 , 程永新给《收获》主编巴金过生日
澎湃新闻:你年轻的时候怎么“看到”了余华、苏童、格非他们?
程永新:那时候中国刚刚改革开放 , 我们做文学编辑的会有一种执拗偏执的想法 , 觉得我们以前的文学都不令人满意 , 觉得优秀的作品不应该是这样的 。 就是因为不满意 , 我们希望能找到找到更丰富的更有意义的作品 。 带着这种追寻的心情 , 我那时候还蛮激动的 。
北京也有像李陀这样的热心人 , 我们喊他“场外指导” , 他现在年龄很大了 , 80多 , 但是还在写东西 , 依然对年轻人抱有极大的热忱 。 那时候中国文学界的编辑 , 几个北方的 , 几个南方的 , 尽管每个人的趣味可能不全一样 , 但大家都有热忱去寻找未来极具潜力的写作者 。 余华就是李陀介绍给我们的 , 苏童是我大学同学黄小初介绍的 。 我还记得黄小初那会很激动地和我讲南京有个奇人 , 小说写得特别牛 , 但总不停地被退稿 , 于是推荐给我一篇 , 我看了 , 叫《青石与河流》 , 写得真好 。
还有谁呢 , 吴洪森 , 也是个热心人 。 他很赏识格非 , 他找到我 , 叫我无论如何得看看 。 当时格非是用圆珠笔写在稿纸上的 , 字很好 , 但是那个纸有点旧了 , 看着不太干净的样子 , 我第一印象就比较勉强 。
吴洪森就说 , 你相信我 , 一定要看 , 我就在他一次次的催促下读了小说 , 读完了非常兴奋 。 当然我说还是要修改一下 , 比如文字的语气不要太拉美化 , 要平实一点 , 格非特别聪明 , 拿回去一星期就改好了 , 特别好 。 发出来后我们都很兴奋 , 那是他在《收获》发的第一篇 , 《迷舟》 , 文字艺术感特别好 。
当然 , 当时能这样也是因为一个际遇 , 就是我们的老主编萧岱特别信任我 。 有的小说 , 我估计他也未必真喜欢 , 但我说好 , 他就发了 , 不像现在要三审 。 我记得徐晓鹤有个短篇小说叫《院长和他的疯子们》 , 写精神病院里面的院长与一群疯子 , 写得很荒诞 。 当时一看这个小说的气质跟其他小说完全不同 , 他们《上海文学》一个编辑拿来给我看 , 我就说这篇我要了 , 那个编辑后来后悔都不得了 , 我说你自己说给我的 , 不可以收回去了 。
最后《院长和他的疯子们》在《收获》发了 , 全国影响非常大 。 老萧岱真是个包容的人 , 其实《收获》一直有着包容的传统 , 老巴金也很包容 , 当大家都在批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 他专门读了一下 , 也发出来了 。 可以说 , 包容是我们的传统 。
澎湃新闻:那时候你和余华、苏童、格非、马原他们也经常在一起谈小说 , 马原还拍过视频 , 这样的画面在今天都比较少见了 。 年轻的写作者会聚在一起 , 但未必会谈小说 , 可是你们那会聊天好像就是爱聊小说 , 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