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红|进化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朱陆之辩( 二 )


一、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从朱陆之辩双方所持观点的内容来看 , 争论不休的责任显然在陆象山 。 因为朱子的观点虽然烦琐但是易懂 , 学者多读书循行渐进自然而然会获取社会伦理和知识 , 进入儒家所要求的道德境界 。 反之陆象山要求学生“先立其大” , 强调“发明本心” , 对怎样去立去发明 , 却鲜有明确具体的说明 , 乃至学生们屡屡“每闻先生之言 , 茫然不知所入”6 。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陆象山所说“本心”、“大”者 , 是一个预设的假定前提 , 用孟子的话来说叫“性善” , 拿宋代理学家的话来说叫“天理” , 用陆象山的话说叫天予“此理” 。 之所以说是预设的假定 , 是因为他们所说的“性”和”理是“天生”的、“天予” , 也就是把社会伦理道德品行乃至知识本身当作人生而有之的“本心” , 所以学习的目的在于发明这个“本心”也即论证这些知能和思考本身在人性和人命中天赋性 , 以唤醒“天”预先存放于“心”中的道德伦理和知识 。
这样陆象山的理论牵涉到了一个人类至今都没有圆满解决的难题:用俗话说叫作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儒家主要指伦理道德) , 人的知识是从哪里来的 , 用发展心理学家的话说叫规定人之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 用西方哲学家的话说叫先验论 。
在中西方哲学史上 , 先验论是一个永远的主题 。 简而言言之 , 早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就开始探索人之所以为人本质问题 。 7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家们把世界看成是一种理念性的存在 , 人们通过学习活动所获得的知识不过是对已经被尘世暂时埋没的灵魂知识的回忆 。 而罗马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认为经验不是实在的 , 知识的确定性起源于人的内部 , 这是对古希腊天赋观念思想的继承 。
【|邓红|进化发展心理学视角下的朱陆之辩】法国唯理论哲学家勒内·笛卡尔提出“天赋真理” 。 他的理论可以概括为“天赋观念直接呈现说”中 , 又体现于后来提出的“天赋观念潜在说”中 。 8他认为人们所获得的观念有三类 , “有一些是我天赋的 , 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 , 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 , ”第三类是心灵随意拼凑的产物并不具有探究价值 。 在笛卡尔看来 , 一些具有普遍性与必然性的简单公理与原则都是上帝在人出生前就放到人心里的 , 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 是人们可以信任 , 并借此推理演绎而认识世界上其他复杂事物的基础 。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知识始于经验 , 但只是时间上始于经验,内容上并不来自于经验 。 他把知识了解为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严格科学知识称之为先天综合判断 。 先天综合判断可能的条件不是外来的 , 而是认识主体所固有的先验形式 , 如感性的空间和时间知性的概念或范畴 。 没有这些先验的概念 , 经验就难以理解和获得 。 康德的认识论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结合了天赋观念论与经验论两方面的观点 。
在中国哲学史上 , 对天赋说、先验论的探讨更是热闹 。 一般而言 , 中国哲学史上的先验论 , 有两个发展路线 。 一个是性善论 , 也即人的伦理道德是天赋的 。 另一个是认为人的知识秉承于天的良知良能论 。
孔子所谓“仁者 , 人也” , 初步奠定了性善论的基调 。 “为仁由己 , 而由仁乎哉?”9“仁远乎哉?我欲仁 , 斯仁至矣”10 , 说的都是“仁”之本质都是内藏在人的内部的 , 我只要能意识到仁之本质 , 就能成仁 。 孟子将孔子“仁”的内涵特征发展为性善论 , 认为人异于禽兽的“几希”之处就在于人所拥有的至善本心 , 人的本真存在即为至善的道德存在 。 孟子所谓人天生的“四端” , 是陆象山“心即理”的理论渊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