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安|冯骥才——莫道桑榆晚 提笔再出发

冯骥才——莫道桑榆晚 提笔再出发(作家近况)
【伯安|冯骥才——莫道桑榆晚 提笔再出发】冯骥才80岁了 。 3月11日生日当天 , 他和105岁的母亲一起吃饭 , 面前摆着两碗简单的长寿面 , 母子二人对着镜头微笑 , 拍了一张合影 。 “我喜欢在人生每一个重要节点上 , 过得‘深’一点 。 ”相比穿上唐装后变成一个寿星佬 , 旁边摆上果篮、鲜花 , 接受大家的鞠躬拜寿 , 冯骥才更愿意和母亲一起度过一段惬意时光 。
他总是那么特别 , 和一些职业作家一生专注于写作不同 , 冯骥才是个多面手——绘画、文学、文化遗产保护、教育 , 几十年来 , 他在其中倾注了无数心血 , 自称这几项事业是自己的“四驾马车” 。 近年来 , 他回归文学 , 在80岁生日前夕 , 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多瑙河峡谷》和随笔集《画室一洞天》 , 既是送给自己的生日礼 , 也是奉献给读者的一份礼物 。 近日 , 本报采访人员对冯骥才进行了采访 , 请他聊聊对文学、绘画、生活的看法 。
倘佯在文学与绘画间

冯骥才自幼喜欢绘画 , 十四五岁时 , 他求父亲为自己找一位老师 。 第一次见到严六符先生的画稿 , 他心想:“自己要能画一笔这样的国画多好” , 从此便踏上习画之路 。 那时候去老师家上课 , 每周一次 , 下午或晚上 。 父母给他一角钱路费 , 坐公交花八分 , 过河坐摆渡来回两分 , 刚好 。 可冯骥才不舍得花钱 , 总是步行 , 省下车费去买各种绘画资料 。 几十年过去 , 他画室中还珍藏着当年购买的《中国绘画史》《画论丛刊》《水墨画》《李可染画集》等书籍 , 绘画的爱好也伴随了他一生 。
“我最早的身份是画家 , 画了15年画 。 现在还在画 , 但是不多了 。 ”冯骥才说:“文学与绘画与我相伴半个世纪 。 这两样已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 从我的生活 , 到精神、情感乃至感觉 , 无不带着文学与绘画的特质 。 ”
60岁时 , 他画了一幅画 , 大笔横扫中 , 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从面前奔腾而过 , 在波涛汹涌的江心 , 一只小舟逆水而行 。 那时的冯骥才 , 正投入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 , 这小小而倔强的孤舟正是自己的化身 。 上世纪60年代的《北山双鸟图》和上世纪90年代的《银婚》 , 是冯骥才和妻子顾同昭合笔创作的 , 画中都有一双小鸟 。 2017年金婚纪念日 , 两人又不约而同走进画室 , 你画一笔 , 我添一笔 , 又是小鸟一双 , 又是秋叶如花 , 一幅《金婚》 , 处处是明丽而流动的色彩……这些与画有关的故事 , 被记录在《画室一洞天》中 。 以画室为发散点 , 冯骥才纪事状人、谈古论今、抉奥阐幽 , 留下艺术生涯和精神生命的屐痕心语 。
冯骥才说:“我称书房为‘一世界’ , 称画室为‘一洞天’ , 这是《书房一世界》和《画室一洞天》两书得名的缘由 。 我自己有两个空间:一个空间是做文字工作 , 此为书房;另一个空间用丹青干活 , 此为画室 。 两个空间的不同 , 不仅是工作方式的不同 , 更是心灵分工的不同 。 我说过 , 写作于我 , 更多是对社会的责任方式;绘画于我 , 更多是个人心灵的表达与抒发 。 ”
但这二者在冯骥才这里又是统一的 。 平素他用散文的笔法去绘画 , 用绘画的语言写散文 , 下笔的瞬间还会出现有如小说的构思与想象 。 他的绘画追求诗意 , 文学创作则注重营造看得见的空间、景象、人物 , 唤起读者的想象 。 冯骥才曾说 , 自己在写小说的时候 , 也要看得见人物面孔的细节 。
“有写作灵感时 , 我会到书房里埋头写 。 可能写到一定时候 , 又产生了绘画的感觉 , 就又到画室里去 。 画室和书房在我家走廊的两头 , 这对我而言 , 是一个甜蜜的往返 。 ”冯骥才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