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肖澜|重点在“心”而非“居”丨《心居》初评

以“房”穿针引线 , 表层意思是人之所居 , 实则抵达心之所处 。 电视剧《心居》在一屋一檐下 , 映照着人们对“家”的不同表达 。
《人世间》之后 , 又一部根据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改编的剧集开播 。 3月17日 , 由鲁迅文学奖得主滕肖澜同名小说改编、滕华涛执导的电视剧《心居》在东方卫视播出 , 爱奇艺全网独播 。 开播首日 , 该剧在爱奇艺站内热度便突破7000 , 全网热搜不断 。
《心居》“落点”上海 , 描摹“外来媳妇本地大姑”的故事 。 剧中 , 由外地嫁入上海的全职太太冯晓琴(海清 饰) , 一心渴望在这个家庭、这座城市站稳脚跟;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顾清俞(童瑶 饰) , 事业成功 , 过着优渥生活……两个拥有不同阅历的女人 , 因为同一个家有了联系 , 又因为买房开启了针尖麦芒的戏剧冲突 。
滕肖澜|重点在“心”而非“居”丨《心居》初评
文章图片

剧集开播前 , 《心居》已打开不俗话题度 , 其创作班底非常值得说道 。 导演滕华涛曾摘得“白玉兰最佳导演” , 并执导过《王贵与安娜》《双面胶》等同类现实题材作品;原著作者、编剧滕肖澜 , 是新海派作家;该剧出品人程武曾操盘《人世间》《庆余年》《赘婿》等爆款项目 。
从“房”说起
深挖“家”的内涵
“对我来说 , 房子不只是面子 , 更是刀刀见肉的里子 , 上海啊上海 , 我做梦都想在这里拥有一套房子……”《心居》的故事 , 由普通人家的大事——购房引出 , “房”成为推动叙事的关键线索 。
剧集开篇 , 借着顾清俞的生日宴 , 这对姑嫂在“购房”主线下打了第一个回合:冯晓琴家想向大姑子借钱买房 , 却被委婉推辞 , 大姑子还透露了自己要购置豪宅的计划 。
滕肖澜|重点在“心”而非“居”丨《心居》初评
文章图片

分歧与尴尬之下 , 更多隐藏细节逐渐释出——画面一转 , 姐弟来到父亲的房间促膝长谈 , 姐姐为弟弟、弟媳日后的生活筹谋 , 也牵出自己买房的复杂故事伏笔……
滕肖澜|重点在“心”而非“居”丨《心居》初评
文章图片

“房” , 一方面推动着剧情发展 , 一方面勾勒着人物图谱和生活百态 。 对于“房”不尽相同的理解 , 展现出剧中人物的不同立场、性格 , 以及处事观 。
对于来到大城市打拼的冯晓琴而言 , 房子是落脚地、是居所 , 更是安全感;在顾清俞的认知里 , 房子不只是住所 , 而是承载了珍贵的情感记忆;而在顾家父亲为代表的老一辈人心里 , 房子是将一家人紧紧连接在一起的纽带 。
《心居》运用微距视角将家人之间相依相存的关系铺陈开来 , 将真实生动的“中国式家庭”和盘托出:即使偶有矛盾与冲突 , “家”始终紧密串联起每一个个体 , 每个成员都不吝付出 , 以自己的方式温暖着彼此 。
滕肖澜|重点在“心”而非“居”丨《心居》初评
文章图片

大姑姐过生日 , 弟媳妇亲手织了围巾当作礼物 , 并烹饪一桌饭菜;冯晓琴将没有借到钱的丈夫赶出卧室 , 却在半夜卡点为他送上生日祝福……这些画面 , 是“只要家在 , 心有所居”的温暖表达 , 也体现着创作者的初衷 , 不贩卖焦虑、夸大争执 , 而是让家庭成员在真实的生活碎片中拼出有滋有味的日子 。 正如滕肖澜所言 , 《心居》的侧重点始终在于“心”而非“居” 。
由“家”发散
给予现实柔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