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想吃糌粑时有人送酸奶——话剧《哈姆雷特》藏语翻译札记( 二 )


去年在上海演出时 , 我说的是藏语演出的那天晚上 , 刚开始 , 我的确有些担心 , 因为这里毕竟是上海 , 不是拉萨 , 藏语演出还有人过来看吗?没想到 , 我们进剧场的时候已经座无虚席 。 演出开始了 , 两个掘墓人出来 , 开始用藏语对白 , 然后陆续国王、王后 , 哈姆雷特等重要人物出场 , 演员们在台上很自如地用藏语表演 , 舞台两边的屏幕上出现字幕 。 我偷偷地察看观众的反应 。 出乎意料 , 观众们看得专心致志 , 并没有出现我原先猜想的那种所有观众视线集中在字幕上 , 而不看演员表演的情况 。 更没有人交头接耳 , 悄悄议论 。 演出过程中 , 该鼓掌的地方大家鼓掌 , 该笑的地方大家欢笑 , 似乎观众们都能听懂藏语对白 。
“上海的观众素质真好 。 ”我暗自对自己说 。
演出进行到半个小时以后 , 我似乎忘记了台上用的是藏语或者是汉语 , 只知道台上正在演出的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也似乎忘记了自己是这个戏的藏语翻译者 , 就像一个普通的观众一样完全陶醉在欣赏演出的喜悦之中 。
演出一半 , 场灯亮了 , 中场休息 。 坐在旁边的自治区文化厅晋美旺措厅长对我说 , “演得不错 , 藏语演出的效果比昨天的汉语版演出还好 。 ”
我们交谈的时候 , 旁边坐着一位老先生 , 很眼熟 。 老先生主动过来跟我们交谈 。
老先生问:“你们是西藏来的吗?”
“是的 。 ”我们回答 。
“我是上海译制厂的 , 我叫乔榛 。 ”老先生自我介绍 。
原来是大名鼎鼎的配音大师乔榛老师 。 我们忙毕恭毕敬地向他老人家问候 。
乔榛老师说:“藏语很美 , 很有韵律感 , 我很喜欢 。 ”我们表示感谢 。
就在这时 , 上海戏剧学院的杨佳老师把我带到上海戏剧学院著名教授曹露生老师跟前 , 互相介绍后曹老师向我表示祝贺 , 说:“藏语特别好听 , 虽然我听不懂藏语 , 但是看得出来 , 你翻译得不错 , 台词很有韵律 , 很有音乐感 , 藏语演出更接近于莎士比亚原著 。 ”
这让我更感到欣慰 。 他们对《哈姆雷特》的原著了如指掌 , 每句台词的内容非常熟悉 , 现在听的是一种语言的音乐美 , 韵律美 。 也许这就是欣赏台词的最高境界 。
这之后好评不少 , 不论在上海演出 , 还是在拉萨演出 , 从普通观众到专家学者都对翻译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 所以 , 我现在也敢谈一谈翻译的情况和感受 。
莎士比亚对藏族文化的影响 , 是二十世纪下半时期才开始的 。 1981年 , 也是上海戏剧学院把莎翁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藏语版搬上舞台 , 影响非常大 , 这么多年过去了 , 现在文艺界还在津津乐道那次的演出 。 第二次热潮是上世纪九十年代西藏资深翻译家旺多先生翻译和出版了《哈姆雷特》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全译本 。 可惜的是那两本译文没有得到演出 , 一是可能没有遇到好的机遇 , 另一个原因是由于这次的翻译是直接从英文原著原原本本一字不差地翻译 , 所以过于冗长 , 过于书面语化 , 不太适合搬上舞台 。 第三次热潮应该算是这次的《哈姆雷特》的演出了 。 作为这次的藏译者 , 自然感到非常荣幸 。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代表作 , 在内地汉语文化圈里 , 翻译和演出莎士比亚剧方面 , 已到了追求更好、更高、更美的阶段 , 但是藏文文化圈里面还处于填补空白期 , 所以 , 我觉得这次的《哈姆雷特》藏语版演出意义重大 , 甚至可以说 , 这次的翻译和演出的意义 , 远远超出演出本身的好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