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3月24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 , 雕刻青春》的报道 。
南京闹市区 , 一座古朴的宅院 。 朱漆大门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 青砖黛瓦透露出历史的味道 。
初春探入门缝 , 微风轻拂树梢 。 院落西南角的一间斗室 , 窗外鸟鸣盈耳 , 屋内静谧无言 , 只听木屑从木板上掉落的沙沙声 。
老旧的办公桌上 , 形状各异的刻刀摆放其间 。 案台边的铁皮小台灯 , 散发着莹白色光芒 。 王康蜷身伏案 , 右手紧握拳刀 , 左手顶住刀背 , 刻刀划过木板 , 隽秀的汉字慢慢成型 。
任墙外车水马龙 , 眼前这一块棠梨木板 , 就是王康的整个世界 。
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
本文图片

王康在金陵刻经处经版楼内参观经版(2月21日摄) 。 图片均由新华每日电讯采访人员 李博 摄
一颗种子
身为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八代传承人 , 王康喜欢用“缘分”来形容他与这门古老技艺的关系 。
2010年 , 还在南京市莫愁中等职业学校(现为南京非遗学院)就读古籍鉴定与修复专业的王康 , 在参观江苏省古籍修复成果展时 , 结识了金陵刻经处的两位传承人马萌青和邓清之 。 一份眼缘 , 两位老师当场表示 , 如果感兴趣 , 可以到金陵刻经处系统地学习雕版印刷技艺 。
这次偶然的相识 , 在从小就喜欢“倒腾木刻”的王康心中 , 埋下了一颗种子 。
不久后 , 每日乘车上下学的王康意外地发现 , 公交线路因改道正好在金陵刻经处门前经过 , 刚刚种下的种子迅速发芽 。
2011年 , 学校组织实习 , 王康找到了金陵刻经处 。 从拜师学艺到毕业工作 , 在他看来 , “一切感觉都是安排好的” 。
“一颗种子种下去 , 它在冥冥之中发芽生长 , ”王康说 , “这条路是顺着走下来的 , 浑然天成的 。 ”
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
本文图片

王康在金陵刻经处经版楼内整理经版(2月21日摄) 。
位于南京市淮海路35号的金陵刻经处 , 1866年由晚清著名学者杨仁山创立 , 融古代经书、经版收藏 , 经书雕刻、印刷及流通于一体 , 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
时至今日 , 金陵刻经处仍然保持着以“雕版、刷印、装帧”为主要流程的手工制书传统 。 在刻版时 , 底样选用老宋字 , 上样涂油后进行刊刻 。 在刷印时 , 先以帚子将水墨涂刷在经版上 , 再将宣纸覆上 , 用擦子压擦 , 然后揭下印好的书页 。 在装帧时 , 分页、折页、撮齐、捆扎、压实、齐栏、串纸捻、切书、打眼、贴封面、包角、装订、贴签条、装函套等几十道工序 , 全部由手工完成 。
对于自己接触的第一个想学雕版印刷的“90后” , 金陵刻经印刷技艺第七代传承人邓清之 , 曾怀疑王康能不能“吃下这个苦” 。
“刻字要收掉花哨的心 , 然后坐下来安安稳稳地做 , 从早晨坐到晚上 , ”邓清之说 , “很多年轻人吃不下这个苦 。 ”
工作不仅辛苦 , 而且收入不高 , 面对世俗的考量 , 王康承认自己也曾想过放弃 , 但是心底里的热爱让他坚持了下来 。
“从刻第一块雕版开始 , 我就喜欢上这种木屑从版片上面弹落的样子 , ”王康感慨道 , “像一片片花瓣 , 被自己抛洒出去 。 ”
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
本文图片

【非遗传承人|“九〇后”非遗传承人:刀与木之间,雕刻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