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文艺评论丨重新思考什么是属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人世间|文艺评论丨重新思考什么是属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本文图片

回望中国电影百年、电视剧六十余年的历史 , 那些高光时刻都离不开和文学的携手共荣——从《红楼梦》等四大名著到《祝福》《早春二月》《林家铺子》 , 再到《青春之歌》等红色经典 。 近年来 , 原创勃兴 , 网改逆袭 , 严肃文学的影视化转换遭遇某些瓶颈 。 或因题材恢弘难以驾驭 , 或因天生缺少基础“粉丝”不被影视市场看好 , 或因改编周期长资金负荷重等 。
正当需要有一部扛鼎大剧为严肃文学影视转换“提气”时 , 2022年的开年大剧《人世间》诞生 。 这部剧引发的全民追剧热潮 , 达到了近年来少有的“天花板”高度 。 一流编导演以专业换来信任的改编使小说原著的影响获得极大扩容 , 也引发了我们对于文学原著影视改编的重新思考 。
我以为 , 在未来选择严肃文学进行影视改编时 , 需要以下三重对焦:
改编要和现实属性、民族符号对焦 。
中国故事、中国梦始终是影视创作的主题词 。 近几年由文学原著改编而来的一些剧集 , 较多是截取了历史的断面 , 赢在“话题” 。 如婚姻、育儿、养老、啃老、住房、职场等等 。 须知 , 记录时代、凝聚了全社会集体情感的现实主义IP才是真正的大IP 。 这些文学作品恰恰是去话题存人生经验的 。 正如王海鸰改编《人世间》时说的 , 这部作品表现的不是一个横断面的生活 , 而是纵横几十年 , 有叙事原点、历史纵深感的一种生活 。 叙事原点——共和国昔日的工业重镇 , 改革开放后经济落后 , 几十年不变的棚户区光字片 。 生活在那里的不是普通工人就是下岗工人 。 工人家庭生活的艰辛 , 老工业基地的阵痛——在50年漫长的历史中 , 这里的人没有向生活低头 。 周家三兄妹出了市委书记、大学教授 , 他们为国效力 , 也有一心守护小家的周家“老疙瘩”周秉昆 。 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尽其所能地守护着光字片“仁义礼智信”的传统美德 。 光子片代表了民族精神符号 。 “大家”和“小家”组成了社会 , 充满了中国式人情 。 大哥秉义一心为大家 , 弟弟秉昆一心为小家 , 和睦的家庭和一家兄妹的命运正是今天值得去尊重和回望的历史 。 这是小说家一种成熟睿智的思考 , 如米兰·昆德拉所说 , “发现了小说应当发现的” 。 除此之外 , 小说原作提供的故事、细节、人物 , 都有别于那些宏大叙事和日常叙事相割裂的作品 , 在长篇小说中亦不多见 。
《白鹿原》的小说原著也提供了现实属性和民族性格符号 。 和《人世间》中老工业区光字片相映成趣的是 , 《白鹿原》是以关中平原的“仁义村”白鹿村展开 。 这一叙事原点是一片有浓厚的关中风情的土地 。 从土地革命 , 抗日战争 , 解放战争 ,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人间悲喜剧 。 朱先生对传统道德的坚守 , 白嘉轩的勤劳与自私 , 鹿子霖的望子成龙 , 白孝文的情感波折 , 白灵投奔革命 , 黑娃被迫为匪 , 鹿兆鹏追求理想 , 鹿兆海舍生为义 , 演绎了两个不同家庭子孙的曲折人生轨迹和命运归宿 。 作品的厚重在于展现了古老的土地在阵痛中颤栗 , 但是中华民族的根脉在洗礼中得到了传承和变革 , 重新改写旧体制和生产方式 , 这片土地就会迎来明媚的阳光 。 丰沛的文学滋养 , 自带的厚重——有了原著的史诗品质 , 打造影视史诗的目标变得不再高不可企 。
人世间|文艺评论丨重新思考什么是属于影视作品的文学性
本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