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时代温度和人间烟火的上海生活画卷( 二 )


我是一个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 , 写惯了小说 , 也想试试剧本的创作 。 剧本创作过程总体还比较顺利 。 导演、制片和策划等整个主创团队都非常专业 , 效率也很高 , 每次稿子交过去 , 很快就有反馈 , 给的都是很具体的意见 , 即便是需要修改 , 也不是单纯的否定 , 而是会帮我一起想细节和桥段 , 重新架构 。 给了我这个“新人”很多帮助 。 我很感激他们 , 尤其是滕华涛导演 , 他是能快速引导编剧进入状态、找到感觉的导演 。 万事开头难 , 剧本前五集的改动次数最多 。 前后差不多写了六七稿吧 , 到后面就慢慢顺畅了 , 改得也相对少了 。
市民小日子如何用“心”过出大情怀
王雪瑛:《心居》从房子的“面子” , 探入上海市民生活的“里子” , 实打实地拍出家庭生活的镜像 。 四世同堂的顾家老少都重视周末的家庭聚会 。 各家生活近况与各类消息的发布 , 大家庭内大事小事的商量与解决 , 出场的人物都有自己的“小心思” , 但“家”还是有着包容和向心力的 , 真实地透出上海人居家过日子的苦乐兼具的味道 。 电视剧中这些活色生香的生活场景演绎着你对“家”、“心居”与“房子”之间关系与内涵的理解?
滕肖澜:《心居》是以房子为切入点 , 写形形色色的人物 , 反映当下上海各阶层老百姓的生存状态 , 以及背后折射出的价值观的变化 。 “居”是面子 , “心”是里子 。 “心”放在“居”前 , 更多的是写人们心灵的居所 , 而不仅仅是肉身上的安置 。
房子是上海人绕不过去的话题 。 但《心居》更关注的是人性和世情的变化 。 书写的是当下 , 也包括对逝去时光的回顾和梳理 , 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展望 。 城市里的人们 , 不管是老上海人还是新上海人 , 都在艰难但又津津有味地生活着、努力着 。 家是小家 , 日子也是小日子 , 但只要用“心” , 就能过出大情怀 。
王雪瑛:《心居》采用双女主设定 , 剧集以交叉蒙太奇的手法 , 对比展现了姑嫂一天的生活节奏;顾清俞是上海土生土长 , 事业有成的女强人;冯晓琴是新上海人 , 是上海人家的外来媳妇 , 她们是80后同代人 , 她们的关系是小说叙述的重点 , 也是剧情发展的动力 。 从小说到电视剧的创作中 , 你更强化了她们之间的戏剧性张力?你认为两位演员演出了人物丰富的层次吗?
滕肖澜:《心居》讲述了两位女性的成长 。 剧集以“姑嫂斗法”展开 , 你来我往、见招拆招 。 眉里眼里 , 或明或暗 。 这是两位充满生命力的女性 。 虽然身份、境遇大相径庭 , 但她们都是思路清楚、行动力十足 , 上海话叫“夹人头”(厉害角色) 。 所以剧集开始就有点“钉头碰铁头”“火星撞地球”的感觉 。 随着故事展开 , 脉络拉长 , 人物自然而然会变得更立体、更复杂 。 她们绝非一般意义上那种市井的“姑嫂大战” , 她们的矛盾不仅是出于地域门户的偏见 , 更多的是两人在价值观和关注点上的不同 。 她们随后各自所经历的一系列事情 , 是“人”在自我认知和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过程 。
生活中每个人都是复杂的综合体 , 不是非黑即白 。 最终姑嫂俩达成了“和解” , 其实也是理解 , “我不能完全原谅你 , 但我却慢慢懂你了 。 ”与对方和解 , 也是与自己和解 。 这也是城市中人与人相处最终能达成和谐的一个密码:保持友好的距离 , “将心比心” 。
姑嫂身份性格完全不同 , 冯晓琴比较接地气 , 而顾清俞十分高冷;冯晓琴可以放得很开 , 而顾清俞必须“端着” 。 两位演员在诠释角色的时候 , 方式风格也不同 , 她们都演得很好 , 分寸拿捏准确 , 把握住了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