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巧”的艺术——柴战柱当阳峪窑的革命

在中国陶瓷史上 , 当阳峪窑是特殊的 。 一方面 , 绞胎瓷为中国陶瓷增加了一个新品种 , 开创了我国陶瓷胎变的先河;另一方面 , 当阳峪窑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在陶瓷界连一个确定的名称也没有 。 在国内 , 它又称怀庆窑、河内窑、碌武窑等;在国外 , 因为窑址位于河南省修武县 , 日本称之为“修武窑”;因其南部距焦作市仅6公里 , 英国称之为“焦作窑”(叶喆民:《中国陶瓷史》 , 北京:三联书店 , 2011年3月第1版 , 第259页) 。
至少在20世纪30年代前 , 当阳峪窑在中外陶瓷研究界的视野里还相对陌生 。 1933年英国人司瓦洛等先后考察当阳峪 , 获得大量瓷片 , 当时他们因不知道地名而称之为“瓷谷”(叶喆民:《中国陶瓷史》 , 北京:三联书店 , 2011年3月第1版 , 第259页) 。 可能直到杨万里、叶喆民于1952年、1956年两度考察并发现立于北宋崇宁四年(1105年)的窑神碑称为“当阳峪窑”后(叶喆民:《中国陶瓷史》 , 北京:三联书店 , 2011年3月第1版 , 第259页) , 它的窑名才被确定下来 。 窑名的飘移不定 , 从一个侧面说明当阳峪窑被历史掩埋太久 。
历史留下的遗憾 , 历史也会选择出重新书写历史的英雄 。 20世纪90年代 , 重新审视历史传统、重视历史文化传承的浪潮兴起 , 催生一批优秀陶瓷艺术家承传光大民族艺术血脉 。 柴战柱就是这类艺术家中一颗引人注目的明星 。 他20多年如一日 , 痴迷于绞胎瓷艺术的探索 , 追逐着当阳峪窑的革命与复兴之梦 。
|“智巧”的艺术——柴战柱当阳峪窑的革命
本文图片

让每件作品的造型都充满韵律
陶瓷艺术是造型艺术 。 一件陶瓷艺术作品所塑造的物体形态 , 决定着观赏者的“第一印象” , 也决定着器物的“第一美感” 。 因此 , 优秀的陶瓷艺术作品 , 总是把造型作为基本的艺术语言 , 来表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艺术审美追求 。 中国历史上的名窑 , 没有一个不在造型上下功夫 , 形成了自己的特殊风格 。
居古代“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瓷是造型艺术的典范 。 常言道:“汝瓷无大件” , 又道:“汝瓷无小器” , 这看似矛盾的两句评语 , 在相当程度上指的就是汝瓷造型的简约 。 迄今为止 , 传世的汝官瓷器不像其他官瓷有身高出尺、比较壮硕的器物 , 大抵为盘、碗、洗、炉、花盆等小型器物 。 汝官瓷造型简洁 , 没有多种造型的叠加 , 没有夸大的撇足 , 没有放大的敞口 , 没有夸张的器柄 , 没有变异的器颈 , 一切都是那样简单 , 要么一圆香炉 , 要么一口小碗 , 要么一掌小碟 。 但造型越简洁 , 做工越精致 , 任何一件器物增之一分则嫌高 , 减之一分则嫌矮 , 扩之一分则嫌壮 , 缩之一分则嫌瘦 , 完全是在一种简单至极、恰到好处的高低、宽窄比例搭配中体现出一种工艺的精巧 , 播放出一种优雅的旋律 , 显现出一种自然、宁静、深蕴的美感 。
传统绞胎瓷的造型是多样的 , 但它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品 , 如碗、盘、盏、盆、钵、壶、注子、盒、唾盂、炉、熏炉、瓶、罐、枕、坛、缸、勺、灯、烛台、渣斗等 。 建筑构件也有砖、瓦、板瓦、筒瓦、低温色釉力士、鸱吻以及屋脊饰上的摩羯、卷尾兽、妙音鸟等 。 陈设品虽然有花瓶、花盆、鼓凳等 , 但不是主流 , 也在造型上缺乏艺境 。
|“智巧”的艺术——柴战柱当阳峪窑的革命
本文图片

柴战柱的绞胎瓷革命 , 首先是巅覆传统的造型 。 他既吸取其他传统陶瓷名窑的器型 , 也吸收青铜器的优美器型;既吸收中国古代其他艺术的营养 , 也从西方雕塑艺术中吸取精华;既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习惯 , 又注意吸收现代艺术的元素 , 根据当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 加以新的创造 , 从而开创了新的绞胎瓷的造型艺术 。 站在他的陶瓷艺术作品面前 , 看到的是一个绰约多姿、美不胜收的艺术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