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遗址|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丨黄山遗址:缘何一眼惊千年( 二 )


“这是我们2018年发现的最为重要的仰韶时期编号F1、F2房址以及作坊遗址 , 都是长方形多单元房基 , 呈前坊后居的布局 。 ”程永刚小心越过一处处墓葬 , 指着位于遗址一侧的房址说 , “除居住生活功能外 , 这里主要磨制生产玉器石器 , 地面有很多砂石浆残存 , 经过成分分析 , 大部分为独山玉石和砂岩磨石粉的混合物 , 为玉石作坊的定性提供了关键证据 。 ”
与此处相隔不远 , 是新近发掘的编号F16、F30、F37的另一组仰韶时期房屋遗址 , 推拉门道、木骨泥墙、红烧土是这一时期典型建筑特点 。 室内的炉台、工作台以及散落的石钻头、砺石、磨石墩、石钺生动再现玉石器制作流程 。 这些房屋分属仰韶文化早中晚期 , 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 是同一族群连续居住还是不同族群先后定居?谜团有待进一步揭开 。
黄山遗址这些仰韶时期“前坊后居”建筑群 , 因建筑技术和日常生活细节完好保留而被专家称为“庞贝式”遗存 。 曾两次到访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考古院院长戴向明告诉采访人员:“每次去都感觉非常震撼 , 国内罕见 。 ”
既以玉闻名 , 黄山遗址出土的玉石料自然极其丰富 , 以砂岩质的制玉石工具2.3万余件 , 另有玉器116件、独山玉半成品或废品500余件、玉片3518件、玉料4500余件 。 其中三块砾石上绘有褐红色人物劳动、卧猪、兰草写意图 , 让人叫绝 。
更让马俊才兴奋的是 , 2021年 , 他们还在黄山脚下发现了“码头”性质的遗迹——直径约50米的半月形港湾 。 从发掘情况看 , 一条长约500米、宽27米、深7米的人工河道 , 连接起通往独山的自然河 , 并与其他河流一起构成了水路交通系统 , 完备了遗址与独山、蒲山玉石资源供给体系 。
经过几年的考古发掘 , 考古工作者确认了黄山遗址新石器时代玉石器制作遗存 , 以独山玉石为资源支撑、其他地方玉材为辅助 , 大致存在仰韶晚期“居家式”作坊群向屈家岭时期“团体式”生产模式转变的规律 。 值得注意的是 , 因独山玉石具有很强的标识性 , 目前在全国20多个遗址出土的独山玉器都疑似“黄山造” , 或许该遗址生产的玉石器交流范围已远远超出了南阳盆地 。
“黄山遗址的考古新发现填补了中原和长江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作坊遗存的空白 。 它处在南北文化交流碰撞的关键地区、距今5000多年的关键时间节点 , 为研究中华文明形成提供了关键材料 。 ”马俊才说 。
猪下颌骨的“财富密码”
与仰韶房址紧邻的屈家岭文化大型高等级墓葬区 , 是黄山遗址的另一罕见奇观 。
大墓M77中 , 双玉钺、象牙梳、玉璜、弓箭、骨镞 , 400多块猪下颌骨由小到大排列 , 分层摆放 , 环环相扣……数千年前如此“豪华”的陪葬 , 墓主人到底拥有怎样的权力和财富?
“这些梯形独木棺、双玉钺、象牙饰、单弓、成捆骨簇、少量陶器、大量猪下颌骨 , 应该是‘酋长’级别墓的标配 , 他们直接掌管着这个区域的玉器生产和加工 。 ”马俊才解释 。 陪葬品中 , 作为财富象征的猪下颌骨最具特色 , 总数多达1600多个 , 堪称新石器遗址之最 。
大部分女性墓葬中的猪下颌骨数量为个位数 , 但也存在特例 。 在M171女性墓中 , 头骨位置有一排细小的骨片 , 每一块骨片长约1厘米 , 两端打磨圆滑 , 程永刚说:“推测是串缀起来的冠饰 。 这个墓的猪下颌骨目前发现了20多块 , 可以看出墓主人的地位不低 。 ”
M172同样是女性墓葬 。 不同寻常的是 , 头骨左侧出土了一把疑似象牙质的编织针 。 这一把编织针的出土让考古工作者十分惊喜 , 专家认为 , 这些成束骨针应该具有编织功能 , 进一步清理墓葬 , 或许可以找到编织材料 , 不论是植物、动物毛发或丝 , 都将为我国史前纺织考古提供重要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