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缂绣里的山水人物,台北故宫新展“镂绘集锦”( 二 )


此作设色较为明亮活泼 。 刻工可能不懂画艺 , 似摹仿沈子蕃作纬线编织之方向而刻织出形像 , 山水部份有扭曲之状 。 色调的转换上比较突然 , 纬线色彩出现不和谐感 , 织纹松散平软 。 人物的脸部、篷舟、树叶及部份树干轮廓则有墨笔钩添 。
宋 《缂丝海屋添筹》轴
人物|缂绣里的山水人物,台北故宫新展“镂绘集锦”
文章图片

宋 《缂丝海屋添筹》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缂织蓬莱仙岛 , 有雕饰华丽的楼台 , 仙鹤飞翔于天空 , 是为神仙居住地 。 画面虽小 , 但刻工及用色极为精彩 。 山石、楼阁、人物、动、植物皆为图案化 , 作风天真而富拙趣 , 山石及人物破损部份 , 以笔添补 。
据《东坡志林》:“有三老人相遇问年 。 一曰:‘海水变桑田 , 吾辄下一筹 。 迩来吾筹已满十间屋 。 ’”因此“海屋添筹”便拿来用作祝寿之辞 。 诗塘有元代虞集(1272—1348)至正甲申(1344)题跋 。
清 孔宪培妻于氏 《恭绣御制万年枝上日初长诗意》轴
人物|缂绣里的山水人物,台北故宫新展“镂绘集锦”
文章图片

清 孔宪培妻于氏 《恭绣御制万年枝上日初长诗意》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素色绫上以五彩线绣画 , 亭台楼阁 , 太阳高挂 , 云烟缭绕 , 芝兰、松竹植于四周 。 中景平台有一个干支仪 , 是古代用来标记时间与空间的工具和符号 , 点出画名诗意 。 此作绣法独特 , 轮廓和轮廓之间 , 以水路留白 , 层次分明且立体 。 通幅用色明亮富丽 , 丝光耀眼夺目 , 绣技精工 , 为清乾隆朝(1736—1795)精品 。
孔宪培(1756—1793) , 孔子七十二代孙 , 其妻于氏精于刺绣 , 生卒年不详 。
佛道人物
缂绣 , 制作过程细密艰难 , 技法又极富艺术性 , 织工绣手需具高度熟练技巧和艺术修养 , 加上华美丝线 , 配线更具巧思 , 色彩妍丽 , 作品甚受喜爱 。 在南宋时期 , 佛教、道教宗教题材亦逐渐加入缂绣制作的行列 , 宋代佛与菩萨造像倾向世俗化 , 平易近人 , 塑像既庄严沉稳 , 又富人世情感 , 创造出秀婉典雅的风貌 。 因此 , 以佛道人物为内容 , 题材多元丰富 , 从场面浩大的说法图 , 到八仙拱寿等世俗题材 , 皆能彰显虔敬的信仰 , 又能祈愿吉祥安康 , 是祝寿或馈赠的绝佳礼品 。
宋 缂丝宝生如来 轴
人物|缂绣里的山水人物,台北故宫新展“镂绘集锦”
文章图片

宋 缂丝宝生如来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作以织锦技法制成 , 与习见的缂丝技法不同 , 有部分纹样已经磨损 , 但仍保存完整深蓝色底锦 。 纬线仍保有金线痕迹 , 推测应该运用不少织金手法 。
宝生如来 , 是佛教五方佛中南方如来 , 一般右手仰掌施愿、左手持衣角作与愿印 , 身体多呈黄色 , 座骑为宝马 。 此尊像坐在莲台须弥座 , 背光两侧有金翅鸟、龙女、大象、飞马、魔羯鱼等动物法相装饰 , 与十四、十五世纪造像有关 。
清 绣毕沅书御制十六罗汉赞 册
人物|缂绣里的山水人物,台北故宫新展“镂绘集锦”
文章图片

清 《绣毕沅书御制十六罗汉赞》册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1736—1795)南巡杭州在西湖圣因寺见到了贯休十六罗汉像后 , 研究各种资料 , 并重新审定排序名称 , 其后常以此为基本素材 , 在不同的材质上进行复制 。 此册亦借由织绣等技法来重制 , 人物衣纹及发须 , 皆平绣后 , 以金线色线盘绣 , 技法别具匠心 。 人物面容、树干及石皆绣后以色笔添画染色而成 。 用色鲜丽 , 具丰富的视觉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