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十七世纪改装 掐丝珐琅番莲纹壶尊(景泰款)
【景泰蓝|从景泰神话到乾隆新样,台北故宫呈现“谜样景泰蓝”】“壶尊”乃康熙时期(1662—1722)为求“景泰珐琅”而改组旧器制成 。 此器各层珐琅釉色调亦不尽相同 , 便是因为其各部分均产造于不同的时期 。 器腹内残留掐丝珐琅 , 说明该部位原本可能是碗或洗之类的器皿 , 后被拼接于此 。
本文图片
十七世纪后半 掐丝珐琅番莲纹瓶
器上攀附一只远望的瑞兽 , 器底阴刻与佛教相关的金刚杵纹 , 深化其为祭器的可能 。 在十七世纪的画上 , 曾经描绘同样绕饰瑞兽的瓶 , 说明这类器物曾流行一时 。
赏玩宫廷内收藏的文物 , 是喜爱附庸风雅的乾隆日常怡情的精神寄托 。 他经常命令内务府的工匠为文物配置木座、木盖 , 并刻下品评的等第 , 或者仿造古董 , 制作掐丝珐琅器 。 如展览中的掐丝珐琅番莲纹三足鼎炉 , 这件作品的色泽体现学界认为元或明早期制品的特质 , 掐丝或珐琅釉烧造的品质 , 均难得一见 , 堪称精品 , 然乾隆皇帝却在配制的紫檀木座下刻金书楷款“乙”字 。 不以此器为贵 , 或因纹饰与青铜无关 , 又或因无“景泰款”而致 。
本文图片
十四世纪 掐丝珐琅番莲纹三足鼎炉
乾隆新样:宫廷的掐丝珐琅文创
传世掐丝珐琅器 , 以乾隆时期产造者为大宗 。 这不仅归功于帝国富强的历史背景 , 更重要的是 , 乾隆非常自信 , 造办处所制色彩斑斓、镀金效果卓越的掐丝珐琅器 , 能媲美早期作品 。 乾隆年间制作的掐丝珐琅器 , 甚至取代景泰款器 , 成为多宝格、百什件以及端凝殿左右屋收藏的精品 。 乾隆在有生之年 , 虽未能解决景泰珐琅之谜 , 却另外提出一番见解 , 重新塑造了景泰蓝的风格样貌 。
清宫“多宝格”的概念 , 源自明代文人赏玩古物的传统 。 以充满房室空间为展示单位者 , 称“阁”或“格”;柜、箱或匣制成的藏宝盒 , 则唤“百什件” 。 乾隆常以换摆格、匣内的古玩为乐 。 此外 , 他也精选掐丝珐琅器 , 收纳于乾清宫端凝殿左右屋 。
乾隆虽未留下文字 , 说明其掐丝珐琅器鉴藏观 , 然选物收存的情况 , 却透露他的喜好与标准 。 在乾隆的指导下 , 宫廷作坊有意识地参照青铜图谱 , 进行“仿古” , 打造既华丽 , 又具典雅意象的掐丝珐琅器 。 这些作品显示 , 乾隆格外喜爱选择动物造形的古青铜器 , 以及色彩夸张的兽面纹 , 进行仿制 。
如此次展出的掐丝珐琅动物纹豆、掐丝珐琅狮尊、掐丝珐琅凫尊、掐丝珐琅双羊尊等 。
本文图片
清 乾隆 掐丝珐琅动物纹豆
掐丝珐琅动物纹豆 , 器形与装饰纹样的设计灵感 , 来自《西清古鉴》卷二十九所载之“周百兽豆” 。 一改《西清古鉴》“周百兽豆”错落的构图 , 以等宽间隔 , 分层布排原器的动物纹于器表 , 使得整体视觉效果 , 不如“周百兽豆”或其描绘对象《嵌红铜狩猎纹豆》生动 , 反因比例统一、物象整齐罗列 , 带给观者格式化之感 。 乃乾隆时期 , 内府珐琅作参照图谱创作的绝佳案例 。
- 关爱|爱,从不曾离开!——清明网祭
- |华州红布:从华州清明花花馍浅谈民俗传承
- |同事有这四种表现,证明他们从内心看不起你,需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 国人|【地评线】雪域时评:从清明节中感悟家国情怀
- 佩刀|从古到今各种佩刀方法,刀客们玩出了花样!
- 面塑|面塑从艺十七载 致敬“最美逆行者”
- |清明诗歌|从此我为故乡客
- 心居|又一“央企”开始招人了,五险一金是标准,往届生:喜从天降!
- |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字”从遇见你》清明首播
- |一周观展指南|疫情下的“云观展”:从古埃及到当代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