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蓝是指在金属胎上以金属丝勾勒图样 , 再反覆填烧珐琅釉 , 打磨而成的作品 。 此项工艺又称掐丝珐琅 , 于元代自拜占庭经伊斯兰地区 , 传入中国 。 十七世纪的鉴赏家宣称 , 明代宗景泰时期烧造的掐丝珐琅最值得收藏 , 此种工艺因而得到“景泰蓝”的俗称 。 然而 , 景泰年间制作的掐丝珐琅已近乎失传 。 乾隆在位时期曾试图搜罗明景泰年间制作的掐丝珐琅 。 不过 , 比起追索遥不可及的景泰器 , 他更热衷研发创造 。 乾隆时期因而发展出各种前所未见的新款式 , 缔造了掐丝珐琅面貌最丰富多元的全盛局面 。
澎湃新闻获悉 , 近日 , “谜样景泰蓝”特展在台北故宫南部院区对外展出 , 展览呈现了百余件明景泰至清乾隆年间的珐琅精品 , 展现了“景泰蓝”在不同时期的风格面貌 。
景泰神话:传说中的珐琅精品
“景泰”为明代宗(1449—1457在位)的年号 , 前后仅持续七载 。 景泰七年(1456) , 鉴赏家王佐(活动于十五世纪前半)称内府制作的掐丝珐琅器细润可爱 , 十七世纪的古董商人因而将之与宣德炉、成化瓷、永乐漆器并列 , 视作奇珍异宝 。 这种说法 , 引发匠人作伪之风 , 从而产生许多景泰伪款掐丝珐琅器 。 所幸 , 在后世相续不断的学术研究基础上 , 今人已能揭开景泰珐琅的神秘面纱 。
同时代烧造的掐丝珐琅器 , 往往使用当时流行的母题装饰;珐琅釉色与掐丝手法 , 也因技术发展程度相仿 , 或使用的原料雷同 , 而呈现类似的细节 。 观者掌握辨识秘诀 , 不难发现 , “景泰款”掐丝珐琅器其实面貌纷呈 , 分别制作于不同时代 。
如此次展出的掐丝珐琅觚形瓶(景泰款)、掐丝珐琅番莲纹洗(景泰款)等 。
本文图片
十四世纪 掐丝珐琅觚形瓶(景泰款)
此器仿自青铜器觚 , 底铸“大明景泰年制”长方框阳文楷款 。 掐丝珐琅器之“景泰款” , 常属后加 , 不足为信 。 这件作品的珐琅釉色及器形 , 与一件法国装饰艺术博物馆的收藏雷同 , 该器据信为元或明早期制 。 早期掐丝珐琅常因宗教奉献 , 故而仿青铜器形 , 晚明工匠更喜好以状似青铜器觚之掐丝珐琅器作为花瓶 。 据此 , 此件作品或为元、明祭礼“炉、瓶、烛台”五供中的“觚形瓶” 。
本文图片
十五世纪 掐丝珐琅番莲纹洗(景泰款)
宣德时期(1426—1435)前后 , 掐丝珐琅流行花体圆润、双勾转枝之连续缠枝番莲纹的装饰 。 这个时期的珐琅釉 , 除了墨绿色是透明釉以外 , 大多是不透明釉 。 此件作品珐琅釉表面较多磨损与剥落 , 色泽略显暗沉 , 然其风格样貌 , 符合十五世纪上半叶之特征 。 圈足与口缘处兽爪、瑞兽等配件 , 以及器内阴刻“大明景泰年制” , 当为十七世纪后加 。
本文图片
十五世纪 掐丝珐琅番莲纹盒(景泰款)
这件《掐丝珐琅番莲纹盒》是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品中最可能真正制作于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器 。 在中国 , 莲一直是佛教习用的装饰图样 , 此盒以“莲花”或“缠枝番莲”作为器形与纹样的设计概念 , 且盒内原本盛装一串木质数珠 , 可见与佛教的关联性 。
十七世纪 , 古董市场交易活络 , 各种高悬“景泰”名号的掐丝珐琅器宛若雨后春笋般出现 。 这批景泰款掐丝珐琅器虽非“真品” , 却忠实反映了晚明仿古风潮中 , 人们对于充满神秘感之“景泰珐琅”满怀各式想像 。
- 关爱|爱,从不曾离开!——清明网祭
- |华州红布:从华州清明花花馍浅谈民俗传承
- |同事有这四种表现,证明他们从内心看不起你,需提早做好应对准备
- 国人|【地评线】雪域时评:从清明节中感悟家国情怀
- 佩刀|从古到今各种佩刀方法,刀客们玩出了花样!
- 面塑|面塑从艺十七载 致敬“最美逆行者”
- |清明诗歌|从此我为故乡客
- 心居|又一“央企”开始招人了,五险一金是标准,往届生:喜从天降!
- |讲述汉字背后的故事 《“字”从遇见你》清明首播
- |一周观展指南|疫情下的“云观展”:从古埃及到当代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