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越剧《红楼梦》剧照
文章图片
越剧《红楼梦》剧照
再看沪剧 , 沪剧原先是属滩簧系 , 因用上海本地方言演唱 , 故有本滩之称 。抗战胜利后正式统一称沪剧 。与越剧一样 , 沪剧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也进行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戏曲改革 , 但真正意义上的锤炼升华 , 抛去西装旗袍的幕表制式的演出改为剧本导演制式的演出的蜕变 , 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 , 这-时期是沪剧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繁荣和艺术升华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 , 沪剧根据自身的特点积极编排了一大批反映革命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剧目 , 如《罗汉钱》、《星星之火》、《鸡毛飞上天》、《芦荡火种》等一批家喻户晓的剧目 , 加上当时电台的推波助澜 , 所以有些沪剧唱段如流行歌曲般人人都会哼上几句 。沪剧与越剧根本的不同点是沪剧在文革前夜已经培育了一大批忠实的戏迷也就是粉丝 , 而在文革前夜越剧的粉丝是渐渐地式微 , 那些中坚的粉丝有的是四十年代就粘附上 , 其根本原因有二 , 一是六四年起 , 古装戏很难再排演了 , 要改演现代戏 , 越剧现代戏除了部《祥林嫂》可排演 , 其它几乎没有 。二是越剧剧种自身的原因 。越剧唱腔大多委婉细腻 , 千转百回 , 柔弱凄楚 , 而当时男女同台演出还在实验之中 , 所以编演革命历史剧及时代英雄人物等方面有先天的缺陷 , 长期没有合符情势的戏曲上演 , 所以时间不等人 。而此时沪剧已上演了一大批剧目 , 获取了大批粉丝 , 尤其是新一代的沪剧迷 , 有些沪剧唱段简直就是流行歌曲 , 人人都会唱几段 , 如像王盘生老师的《志超读信》 , 丁是娥老师的《从前有个小姑娘》等唱段 , 远远胜过当今社会的流行歌曲传播力度 , 这批粉丝的年龄段都是40、50的 。当时正是这批新生代戏迷力量的崛起 , 所以在文革前夜的65、66年 , 沪剧的影响力和粉丝数在上海首次超过越剧 , 成为最受欢迎和有影响力的剧种 。
文章图片
沪剧《璇子》剧照
文章图片
沪剧《碧落黄泉》剧照
但文革结束后 , 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 越剧经过一个文革时期的沉寂 , 在新时期又迸发出它的艺术魅力 , 这一时期戏目耀眼夺目 , 流派纷呈繁多 , 并争取到了一大批原本不熟悉越剧的戏迷朋友为粉丝 , 此时沪剧与越剧的影响力又开始了拉锯胶着 , 此一时彼一时 , 其实在上海 , 越剧与沪剧的剧迷及影响力原本是差不多的 。越剧演员扮相俊美 , 舞台布景华丽 , 深受江浙沪三地观众喜爱 。但在剧场或农村戏台上演毕竟观众人数有限 , 越剧粉丝有突破性发展壮大的不得不说归功于红楼梦这部电影 , 电影吸粉效率是几何级的 , 剧场是不能相比的 , 可以说越剧粉丝百分之五十是看了这部电影才迷上越剧的 。就这样一下子粉丝值像水银柱一样直往上飚 。但任何事都不是绝对的 , 在八十年代当茅善玉演的电视连续剧《璇子》放映后 , 一下子粉丝数爆表 , 每当电视剧播放时刻 , 谓万人空巷也不是形容词 。1983年 , 茅善玉还因扮演电视连续剧《璇子》中的“周璇”角色获“中国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女主角奖” 。沪剧扳回了一局 。屏幕的影响远比银幕大 。在上海越剧与沪剧也不是绝对的 , 有人既喜欢越剧也喜欢沪剧 , 所以两剧的粉丝数大约点越剧五成强点 , 沪剧五成弱点 。
- 影像|影像拍卖市场如何“与时俱进”(3)
- 卡夫卡|卡夫卡《城堡》,一部耐人寻味的名著,经典性与文学性完美结合
- |经典性与文学性的完美结合,卡夫卡的名著《城堡》,值得一读再读
- |养眼!美女艺术家与她的另类陶瓷……
- 地下城与勇士|DNF:双幻神时代开启!第6轮职业平衡,谁是最大赢家?
- 家教|周敦颐:君子之莲与君子之行
- 制成的|普洱茶国标与充满争议的中小叶种
- |天龙后传:李清露有三子,大儿是与段誉所生,二儿成为天下第二
- 地下城与勇士|夸“美国空气香甜”的留学生,回国至今找不到工作,每天在家遛狗
- 内心|发自内心的选择,都值得尊重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