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山老腰鼓|文史|横山老腰鼓的前世今生( 三 )



陕北方言专家王克明先生与老腰鼓艺人
但这仍然只能是一种推想 。 试想 , 腰鼓既是将士随身携带 , 就不可能太大 , 遇到敌情 , 击鼓传号 , 就不可能传太远 。 而边地多风 , 地广人稀 , 峁梁相隔 , 道阻且长 , 除非漫长的国境线上布置一条长长的人墙;否则 , 怎么可能通过击鼓传递声音信息?如果击鼓真能传递敌情 , 还要长城上的烽火台干嘛?因而 , 说打仗时擂鼓助威 , 我信;胜利后击鼓庆祝 , 我也信;但说靠小小的腰鼓传递敌情 , 我不信 。
二是祭祀说 。 老腰鼓的重要载体是鼓 , 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 , 被古人赋予了许多神秘的文化信息 。 他们认为“鼓能通神” , 因而 , 鼓作为人与神交通的重要媒介 , 常常被用在一些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中 。 传说黄帝大胜蚩尤后 , 部落成员为了庆祝胜利 , 就携带腰鼓 , 扮作魑魅起舞 。 《吕氏春秋·季冬纪》亦载:“当岁一日 , 击鼓驱疫瘟之鬼 , 谓之害除 , 亦曰傩 。 ”可见 , 古人是把鼓作为降妖除魔的利器使用的 。 古人为何有这种观念呢?因为鼓的声音和雷声很像 , 而雷声是能吓退敌人和妖魔的 。 因而 , 鼓就经常被用在一些除妖、赶鬼、消灾、治病等重大巫术活动中 。 尤其是在干旱少雨的陕北地区 , 鼓更是经常被用在“抬楼子”(“楼子”是由木板拼成的小轿子 , 里面放着神仙的牌位)祈雨的宗教活动中 。 因为只有鼓的声音可模拟雷声 , 当几百只鼓同时敲击 , 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时 , 可给乡民们制造“雷响起来了”的幻觉 。 他们觉得 , 只要雷响起来了 , 雨也就不远了 。 电影《黄土地》就曾生动地再现过这一悲壮场面 。
后来腰鼓虽然被世俗化了 , 但仍然被用在一些仪式感很强的宗教或半宗教活动中 。 如每年春节期间的谒庙、沿门子、选管事 , 都少不了腰鼓表演 。
张存有地的谒庙活动 , 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举行 , 比其他地方要早几天 , 但基本程序都差不多 。 初一清晨腰鼓队从“社家”(管理秧歌道具、服装的负责人)出发 , 一路以“路鼓”表演的形式朝寺庙进发 , 然后会长在庙院中向神灵磕头、烧香 , 祭祀完毕后 , 伞头唱拜神秧歌 , 到最后一句时 , 其余队员应和作答(陕北话叫“接后音”) 。 每唱完一段 , 队员们叩头一次 。 三参三拜毕 , 全体队员在伞头带领下为神灵进行腰鼓表演 。
沿门子虽然不是一项宗教活动 , 但它与一种久远的风俗相连 , 因而乡民们仍然将它视为一种神圣的仪式 。 一般程式是 , 腰鼓队在谒庙结束后 , 选一个固定的方向 , 挨家挨户向村民拜年 。 届时 , 伞头会根据这家人的实际情况送上祝福的唱词 , 内容无非是升官发财、平安健康一类 。 外地游客初听起来很不习惯 , 甚至有认为这是“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 但他们应该明白 , 这类赞词是献给草民 , 而不是官员的 。 这是与“溜须拍马”“阿谀奉承”最本质的区别 。 这些来自最底层的劳动者 , 一年来起早贪黑 , 顶风冒雨 , 将东山的日头背到西山 , 受尽官吏和自然的双重横暴 。 现在一切都过去了 , 他们需要这些来自邻人的祝福与鼓励 , 来增强自己对生活的信心 。 类似于佛家讲的“加持” 。 因而 , 这类秧歌最忌讳“跌到地下” 。 所谓“跌到地下” , 就是伞头唱到中间忘词了 , 卡住了 , 鼓手和其他队员不知所措 。 遇到这种情况 , 主人会认为很不吉利 , 甚至觉得“今年要倒大霉”;对秧歌队轻则恶言相向 , 重则棍棒赶出 。 因而 , 有经验的伞头沿门子 , 原则是“宁叫疙捩不叫跌” 。 “疙捩”就是不押韵 , 听起来拗口 , 但总比“跌到地下”叫人打上一顿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