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博物院两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陕西以前也曾经有大象

4月11日 , 西安博物院教育专员李晶洋给媒体采访人员讲解了提升改造的西安博物院基本陈列 。 华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他讲述的西安博物院镇馆之宝的故事中 , 藏着大多数现代人并不了解的知识 , 比如陕西这样的中国北方地区在西周时也曾经有大象 。
永盂:器身上的兽头形象是大象 , 民国以后大象才退至北回归线以南
|西安博物院两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陕西以前也曾经有大象
本文图片

李晶洋介绍 , 永盂是国家一级文物 , 也被视为西安博物院的一件镇馆之宝 。 1969年出土于蓝田曳湖 , 1972年在西安市大白杨废品收购站分拣仓库被发现 。 盂本来是盛水的容器 , 特定的时候也可以用来盛冰和食物 。 为周共王时期的重要标准器之一 。 文物周身有较多铭文 , 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 对研究西周土地制度和当时历史人物的政治地位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
在永盂的器身上 , 有各种精美的纹饰 。 它有一个兽头作为装饰 , 从长鼻可以看出这种动物是大象 。 其实 , 象的出现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不足为奇 。 因为中国北方地区温度曾经很高 , 湿度也很大 , 有着极高的森林覆盖率 , 给大象、犀牛这类动物提供了极好的生存空间 。 所以不难想象到 , 这些活跃在丛林中的大象就像霸主一样发出一声声长啸 , 震慑万千百兽 。 后来大象为什么会消失了?首先就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 对大象的捕杀 。 再加上我国西周过后北方气候开始变了 , 进入了一个小冰期 。 随着气温骤降 , 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影响 , 北方黄河流域就再也不适合它们的生存 , 于是大象的种群分布范围就开始逐渐向南方退却 。 一直到民国之后才退到了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地区 。 所以如今也只能在云南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地区国家才能看到这样的物种了 。 大象的出现 , 也从侧面给我们展示出了早期中国北方自然环境的特征 。
这件文物的内底上还注册有123字的铭文 , 铭文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在西周某年有一位叫做益公的人 , 受周天子委托 , 向师永封授土地 , 参加的人有邢伯、尹氏、师俗父、遣仲等大臣 , 以及司土、司工等官员 。 这就说明当时参加这场仪式的时候 , 有这些官员共同亲历见证了这个事件 , 证明了此次封授的合法性 。 正是这段难得一见的文字 , 为专家们研究西周时期的土地制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
延伸来说 ,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 , 也叫吉金文字 , 这是因为青铜器早先的色泽就有如今天的18K金一样是金光耀眼的 , 所以人们也把青铜叫做金 , 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也就叫做金文 , 或者是吉金文字了 。 由于我国早期留存下来的史料非常少 , 所以说像商朝的甲骨文 , 周朝青铜器上所铸的这些金文 , 他们就详尽记载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给今天的历史学家们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 提供了很重要的实物资料 。
三彩胡人腾空马:驭马胡人少年圆领长袍的蓝色釉料 , 说明其制作成本高昂
【|西安博物院两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陕西以前也曾经有大象】|西安博物院两件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陕西以前也曾经有大象
本文图片

李晶洋介绍 , 三彩胡人腾空马被视为西安博物院的一件镇馆之宝 , 1966年出土于西安市莲湖区的制药厂 。 当时在基建工地开挖时发现了一座唐墓 , 这才使得这位少年在1300多年后重现天日 。
三彩胡人腾空马塑造的是一位体格雄健的西域少年正在驾驭奔马的情景 。 在很多的唐朝艺术作品中都可以看到马的形象 , 但大部分以静态居多 , 马或立或卧或倚靠 , 四蹄腾空显得十分少见 。 这说明了当时的匠人在制作它时大胆打破了左右对称的传统思维 , 在这样一个不平衡的角度当中塑造出了马腾空一跃的瞬间动态感 , 显得很有运动张力 , 也给今人带来了极好的审美享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