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城市到底属于谁?( 二 )


人们崇拜简·雅各布斯不畏强权的勇气和充满智识的言谈 , 渐渐地 , 她成了一个符号、一种象征 , 更像是城市规划专业必须记住的词条 。 而真实的简·雅各布斯并不具备任何令人引以为傲、足以提高公众声望的表面优势 , 她不漂亮 , 也不爱打扮 , 45岁之前都没有获得任何重大的公众肯定 ,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为她着迷?
功与过:
从“神格”到“人格”的回归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来看 , 传记通常不大是一种可靠的研究素材 。 因为传记的一种主要写法 , 就是将主角人生中一些偶然发生的事件刻意地串接起来 , 并借此书写出上帝视角一样的宿命感:“很多年前 , 这件事情就有了征兆!”《守卫生活》也难以免俗 。 书中提到简·雅各布斯从小就是个“刺儿头” , 对整个学校岁月都充满不信任和憎恶 。 退学后她立志成为一个作家 , 她着眼于稀奇古怪的细节 , 也愿意在自己喜爱的事物上花费精力 , 力争让每篇文章都传达出逼真的街头气息 。 她喜爱曼哈顿之外、也是观光地图之外的谢里登广场 , 着迷于生活在所有的奋斗、痛苦以及欢乐之中展开 。 她在二战期间为战时情报局工作 , 通过精巧的编辑手法来展示美国人的成就 , 又在冷战时期为《亚美利加》杂志宣扬美国的生活方式 。
面对苏联对美国贫民窟的质疑 , 她开始深入关注美国的居住问题 , 并开始思考:到底真正的美好生活是什么?离开《亚美利加》之后 , 她加盟了《建筑论坛》 , 借助对城市这一题材的深度爱好 , 她开始质疑现行的规划和建筑实务 , 并最终写出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这样的杰作 。 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准备餐点、照顾小孩、组装复活节提篮 , 还有打理花园之间拨空进行的 , 她写的每一封信、锤炼出来的每一本书、在每一场公开集会上的发言 , 都发生在她身为女孩、女人、妻子和母亲的生活背景下 。 简·雅各布斯不是家庭主妇 , 但过的也不是男人的生活 , 她是截然不同的类型 , 应该被刮目相看 。
传记|城市到底属于谁?
文章图片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 (加)简·雅各布斯著 , 金衡山译 , 译林出版社 , 2020年7月 。
不过 , 相比于一般传记习惯性地夸大主角功绩 , 《守卫生活》倒是专门辟出一个章节——“硬件的缺陷” , 来讨论简·雅各布斯在观点上的过失 。 自从《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之后 , 简·雅各布斯就被当成城市文明的“教母”而逐渐被“神格化” , 她关于城市多样性的主张被反复讨论 , 甚至有了一丝政治正确或者至少学术正确的意味 。 这本著作当然是简·雅各布斯立下的一座不朽丰碑 , 但是不论多么精彩 , 也终究只能算是简·雅各布斯的一家之言 。 因此难能可贵的是 , 在《守卫生活》中 , 作者罗伯特·卡尼格尔将相关人士对简·雅各布斯的批评也一并收入 , 并给予了诚恳的讨论 。
简·雅各布斯最被诟病的是她观点的狭隘 , 城市规划师凯文·林奇将简·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形容为“一本突出而扭曲的书” , 且强烈要求“某种很局限的城市环境” 。 对于简·雅各布斯过度强调建筑物和街道之类的事物会形塑人的行为 , 社会学家赫伯特·甘斯认为 , “简·雅各布斯忽略了带来生命力或者导致枯燥的社会、文化和经济因素 , 使她无视于城市问题更深层的根源” , 并且“简·雅各布斯以中产阶级的身份 , 对以工人阶级为主的西村予以浪漫的投射 , 忽略了中低收入者生活中的黑暗面” 。 《美国规划师协会期刊》的一篇评论文章更是指出:“她不接纳不像她理想中的其他城市风格的存在 , 也不认同它们值得向往 , 因而落入她自己经常谴责的那种单一思考模式 。 ”有时 , 简·雅各布斯似乎太急于把传统的学术或专业实践一笔勾销 , 视之为毫无价值或者更糟 。 正是通过对这些批评与反对声音的尊重 , 《守卫生活》完成了简·雅各布斯从“神格”到“人格”的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