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亿的独角兽,IPO当天受挫( 二 )


两人的创业最早从人才测评入手 。
王朝晖回忆 , 他翻阅《道德经》看到“合抱之木 , 生于毫末” , 觉得“无论是这个行业还是我们公司 , 当时都像小草一样 , 我们要长成合抱之木 , 行业要长成森林 。 ”
公司名“北森”由此而来 。 2010年时 , 北森做到国内第一 , 并调整业务方向 , 确定一体化HR SaaS战略 。
“当时 , 几乎所有投资人和创业公司都认为SaaS要做中小客户 , 我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对不对 。 ”
2014年 , 北森团队去美国硅谷参访 , 10多家公司访谈下来 , 王朝晖有了信心 。 “要面向中大型客户做付费” 。
截至2022年9月底 , 北森的客户近5000家 , 涵盖科技、房地产、金融服务、汽车及制造行业的绝大部分TOP 10企业;超七成《财富》中国500强在北森下单 。

订阅收入留存率维持在110%以上 。
王朝晖透露 , 制造业是北森重点深耕的领域 , 因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对数字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管理有着更高需求 。
招股书中多次举例 , 制造业公司苦于为大量工人排班 , 可通过定制化功能解决人力管理问题 。
北森并不依赖任何单一客户 。 报告期内 , 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仅占其同期总收入的3%-4% 。
王朝晖不希望走得太快 , 团队会“拽着缰绳一步步慢慢往上打” , 同时评估拓展的每一个超大型客户 。
作为一家独立HR SaaS厂商 , 北森跑到了头部 。
营收从2019财年的3.82亿元 , 提高至2022财年的6.8亿元;截至去年9月底止6个月 , 公司营收3.5亿元 , 同比增长12% 。
IPO前 , 王朝晖和纪伟国合计持股约28.15% 。 按上市首日收盘价计 , 两人身价合计46亿元 。
输血靠融资
王朝晖的担忧或许在于 , 北森盈利能力暂时欠佳 。
2019-2022财年 , 净亏损从6.9亿升至19亿 , 累计亏超48亿元 。
成本端 , 一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超3.3个亿 , 研发投入近2.6亿 。 仅这两项费用几乎瓜分北森的全年收入 。
资金库不算充裕 。
截至2022年9月底 , 半年内北森控股的现金及等价物减少1926万 , 账上只有现金不到8000万 , 较去年同期的7.6亿元大幅缩减 。
2022财年 , 公司的资产负债率高达360% , 是行业平均值的十倍左右;到去年9月底 , 资产负债率涨至432% 。

达到盈亏平衡点还需时日 , 北森靠融资输血 。
天眼查显示 , 成立至今 , 北森经历8轮融资 , 红杉基金、经纬中国、软银集团、深创投等明星机构纷纷为其站台 。
其中 , 2021年5月 , 北森F轮融资额为2.6亿美元 , 是HR SaaS赛道迄今为止融资金额最大的一笔 , 融后估值从天使轮的4500万元增长至F轮后的18.6亿美元 。
此次发行没有基石投资者 , 募资仅2.39亿港元 , 上市开支还有8400万 , 进账金额有点不够看 。
王朝晖认为 , 竞争维度不在于SaaS公司之间 , 而在于与传统软件厂商一争高下 。

SAP、Oracle、金蝶等综合大厂 , 拥有10余年深耕行业化场景的经验沉淀 , 洞察力和市场认可度也更强 。
北森靠三个标签步步为营 。
“一是瞄准中大型企业来做 , 定位500人以上规模;二是以租赁方式、基于低代码平台提供服务;三是一体化布局 , 人力资源管理实现员工从入职到离职的全生命周期覆盖 。 ”王朝晖总结道 。
3月初 , 北森宣布成为文心一言首批生态合作伙伴 , 将把百度的智能对话技术 , 应用在人力资源数字化领域 。
叩开上市大门固然关键 , 如何靠新故事说服投资者 , 是王朝晖当下需要思考的问题 。
(实习生魏静哲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