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山乡巨变第一村
一支笔 , 记录了一个村 。
一个人 , 写活了一个村 。
一部书 , 激扬了一个村 。
60余年 , 冬去春来 。
60余年 , 容颜已改 。
益阳、谢林港、清溪村 。
《山乡巨变》被时代刷屏 。
看得见山 , 山青 。
望得见水 , 水秀 。
记得住乡愁 , 乡愁浓郁 。
桃红李白 , 清溪村在那里 。
稻香麦浪 , 清溪村在那里 。
秋高气爽 , 清溪村在那里 。
银装素裹 , 清溪村在那里 。
在连绵的丘陵之间 ,
志溪河流注资江 , 奔向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
篇章加入篇章 , 声音融入声音 ,
构成恢弘的乡村振兴交响曲 。
清溪村是领唱 , 不是独唱 。
扎根
根在 , 故乡枝繁叶茂 。
穿越《暴风骤雨》 ,
操着一口巴酽的益阳口音 ,
周立波回来了 , 大作家回来了 。
那年那月 , 这位从北到南 ,
倾听大地心跳、抚摸时代脉搏的大作家 ,
就是乡亲眼里的凤翔哥、凤老三 。
46岁的游子 , 口袋里插着钢笔和牙刷 ,
回到了老倌子、后生仔、堂客们和细伢子身边 ,
又要聊天 , 又要“奋啪啪”了 。
清溪村有幸 , 清溪村有福 , 清溪村有喜 。
写就了历史的清溪村 , 又被历史流传 。
不是所有的人都自带光芒 。
挽起裤脚 , 踩进泥土 ,
披星戴月的人 , 才会熠熠生辉 。
乡情灌溉了才情 。
时光镂刻了雕像 。
周立波像一位乡村铁匠 ,
打造了一个时代的重器 。
红桃花色
乡音遇见了乡音 。
形容词遇见了形容词 。
在湘中 , 在益阳 , 在清溪村 , 在印象广场 ,
“红桃花色”的标识挂在那里 ,
像久违的老乡 , 多么形象 , 多么亲切 。
红桃花色 , 脸色红润 。
一个人 , 红桃花色 。
一屋人 , 红桃花色 。
一村人 , 红桃花色 。
一家一国 , 红桃花色 。
从《山乡巨变》中脱颖而出的清溪村 ,
遇见了更大的手笔 。
清溪村 , 红桃花色 。
红桃花色的清溪村 ,
站立 , 是红桃花色的树 ,
走动 , 是红桃花色的人 。
坐成雕像的周立波 , 红桃花色 ,
在咪咪笑 。
那座“喜庆丰收”群雕 ,
像翻飞的书卷 , 又像展翅的凤凰 。
红桃花色 , 如你所愿 。
这光景 , 这盛世 , 如你所愿 。
清溪长廊
立春 。 雨水 。
清溪村的春天来了 。
有雪的春天 , 有声有色 。
如诗如画的清溪村 ,
被周立波驱动 ,
又被周立波的追随者追随 。
今夕何夕?
在清溪长廊 ,
在铁路桥墩上、清溪大道旁、木质长廊两侧 ,
200余幅连环画、地雕、浮雕 , 描绘着《山乡巨变》 。
今夕何夕?
原型 , 原型地 , 文学原乡 ,
平面立体 , 栩栩如生 。
仿佛 , 周立波一声吆喝 ,
小说中的人物和原型 , 爬山涉水 ,
全都赶了过来 。
仿佛 , 下雨天在牛角上绑一顶破草帽 ,
喝了酒就迷迷糊糊的亭面糊 ,
用劲拍了一下我的肩头 。
入画 , 出画 。
入戏 , 出戏 。
踏春的时候 , 也踏雪 。
踏雪的时候 , 也踏春 。
生态巨人稻
大地广袤 , 田野广袤 。
人类的饭碗在地上 , 也在手中 。
人类的饭碗 , 像月亮 , 也有圆缺 。
- |【诗词】三月的日出与李庄月亮下的花田(组诗)‖青山
- 组诗|【夜读·组诗】向边关(58)澄澈
- 组诗|抗疫组诗之六 《凤山画锦辉诗》之一
- |抗疫组诗之三
- |青溪诗社|王永高?春景十首
- 程张利|程张利:《掌上千秋》组诗
- |清溪诗社|徐显章?七绝十首(一)
- |黎春萍‖缅怀故人(组诗)
- 清溪诗社|清溪诗社|薛申太?惟借青山作近邻(七律九首)
- 清溪诗社|清溪诗社|郑京太?诗词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