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历史的一种载体「互联网平台的创造仍然植根于古老建筑的空间喻体」

编辑导语:现如今,互联网中新建社交媒体的结构越来越丰富 。本篇文章中作者结合多个实际事例来阐述互联网平台的创造与古老建筑的空间之中的密切联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一起看看吧 。

建筑是历史的一种载体「互联网平台的创造仍然植根于古老建筑的空间喻体」

文章插图
近两年,世界范围内大量对于互联网的反思文章都提醒我们这样一种事实:我们曾经憧憬网络世界为人类带来更理想、更美好的人际关系,但最终,这项技术却辜负了我们的想象 。
我们在这篇文章当中试图补充这样一种观点:从漫漫历史的尺度上来说,“互联网”是一项极其年轻的发明,但“人际关系”却是与人类作为物种一样古老的东西 。
人与人的关系是无形的,它通过“空间”才能找到具体的形态 。
一方面 , 我们需要理解互联网作为一种虚拟空间,它足够新鲜、新奇;另一方面 , 我们也需要理解,在它自身创新与迭代的过程中,互联网的搭建者仍不断借助着“网络”、“广场”、“平台”等极为古老的空间来比喻新建社交媒体的结构 。
譬如在一篇题为《“平台”是否是主导电子媒体的科技公司的正确比喻?》的文章中,塔尔顿·吉莱斯皮(Tarleton Gillespie)强调:互联网平台通过隐喻加强了它平等、开放可见、稳定坚固的特质,但同时 , 有效地隐藏了它非平面的真实结构 。
所以,向前看去 , 互联网似乎正试图创造新的人际关系,但向后看去,互联网世界层出不穷的新概念对于人类曾经拥有的原始空间来说,可能并非仅仅是一种隐喻(metaphor)关系,它还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类比(analogy)甚至还原——人类古老的“空间体验”对互联网这项“创新技术”或许有更为深层次的影响 。
更进一步说,在虚拟空间中,和现实空间一样 , 我们此处追溯的仍然是人与人关系的一种形态 。
一、从“网络”到“平台”微信平台、支付宝平台、脸书平台……“平台”作为一种互联网概念模型已经深入人心 。
但如果回到上世纪90年代,大众尚且并不像现在这样理解“平台”的概念 。那时,我们刚刚从信息社会(information society)进入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 。
“平台”一词还仅在IT行业内使用,指的是电脑里软件运行的系统环境 。
建筑是历史的一种载体「互联网平台的创造仍然植根于古老建筑的空间喻体」

文章插图
“平台”是当今互联网社交媒体一个流行的比喻 。
其层级关系是:平台(规则的制定者)——开发者——用户 。
那时候流行的概念模型是“网络” 。在“网络社会”里,用户制造的内容在用户之间流通 。相较于电视这种大众媒体,在互联网上 , 我们不再只能被动地“观看”,我们还可以查资料、写博客、并且评论回应其他用户的内容 。
草根用户成为了制造信息和对信息进行反馈的主体 。更重要的是,用户之间永远保持一种联系 。
换句话说,网络之中,每个人都是主体,并且处在平等的联结中 。这个网络构成了一个社群,而社群之中的个体,如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模型中的主体一样,是不仅可以发表言论 , 还同样可以反思和论述的语言使用者 。可以想见,这时的“互联网”拥有一种乌托邦式的构想 。
建筑是历史的一种载体「互联网平台的创造仍然植根于古老建筑的空间喻体」

文章插图
富勒的短线程穹顶
但“网络”这一说辞并非是某个天才一拍脑门横空出世的 。一次空间比喻的发生,首先需要“喻体”已经存在 。
富勒的短线程穹顶(Geodesic dome,中文也译作“富勒球”)就是为这一次概念模型起飞准备的跑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