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季谦先生与文礼书院学子一席谈( 三 )


学子:而且这几天重读佛经的时候 , 有句话感受很深 , 就是“权非本意 , 意亦不在权外” 。 因为讲“无明即法性 , 法性即无明” , 我体会到不管是任何的圣贤言语 , 他们所指点的东西 , 或者他们所希望指点的东西 , 无论大小远近 , 其内涵都是一样的 。 而天台家这个指点 , 只能是“指点” , 他不能真的指出来给你看 , 因为这个道是不可指的 , 是要人人自己悟的 。 所以我在心得的后面才写到“这是无论儒释道西任何一种教导所不能言诠的 。 ”
先生:所不能视 , 所不能思 , 所不能道 。
学子:是 。 他们只能用一种尽可能真实的方式指点 , 在唐先生就说那是形而上的真实自我 , 牟先生说那个是道德主体 。 但这个东西 , 他们也只能这样讲 , 当我们还在一种形而上形而下的对立之中来看待它的时候 , 实际上还不是 。
先生:对 。
学子:所以那时候我看到“权非本意 , 意亦不在权外” , 这个“权”可以说就是所谓的“分别法” , 虽然它不是本意 , 但是它也不在本意之外 。
先生:嗯 , 当然是 , 说得好 。 刚才说道德的理想主义 , 用古人的话叫做“天理流行” , 只要是天理 , 那必定流行 。 元 , 必定亨 , 亨才能够利 , 利则成就贞 。 如果元不亨不利不贞 , 元是什么呢?所以亨利贞不在元之外 , 同样是这个意思 。 同理 , 道必大 , 大必逝 , 逝必远 , 而远本来必反 , 但是人生却常常在那个“远”的地方迷失 , 不能反 。 唯有有道者 , 才能目击、道存 , 目之所击皆是道 , 哪有万象呢?万象就是道 , 哪有道呢?道就是万象 。 万象就是权法 , 道就是本意 , 而“权非本意 , 意亦不在权外” , 这种体会是很深的 , 唐先生善于讲这种道理(先生笑) , 很好!
学子:我在这篇心得里还没有写到这一层 , 当时听先生晨训时是哪个地方最让我触动呢?就是您讲到对事物要有陌生感 , 然后您说进一步就是虚无感、苍茫感 。 其实我在年纪还小的时候 , 我就对于“物”——对于万物——对于天地 , 有一种苍茫感 。 这一两年来 , 尤其是自从去了意大利维真学院之后 , 我发现我开始对“人”也起了一种苍茫感 , 整个生命的苍茫感比以前更强烈 。 而从这种苍茫感中——这种苍茫感是面对现实的——他迫使你启动了“反”——就是先生刚才说的“远必反”的那个反的过程 。
先生:嗯 , 不错 , 但要注意 , 那虚无感、苍茫感或苍凉感 , 固是原始的愤悱之情的发现 , 但那也是一层“险地” , 有些人在那苍茫感中盘旋 , 到最后没找到出路 。 没出路则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得忧郁症 , 一种是成浪荡子 。 所以为什么“德之不修 , 学之不讲 , 是吾忧也” , 有的人就是虽然稍有原始聪明 , 但原始智慧不够深厚 , 又没有人跟他讲学 , 来启发他 , 他的愤悱没有导入“德门” , 只有浮薄之聪明而德不足 , 不能用德来化解那空虚苍茫 , 来提升生命的层次 , 他那愤悱的生命便受了挫折了 。 如果原始智慧强、生命本质厚实的 , 虽然没有得到出路 , 到最后还能弄一个自以为是 , 类似安稳的地盘;但原始智慧薄 , 又得不到教导 , 找不到出路 , 苍茫久了 , 很容易转成伤感 , 伤感久了 , 到最后会觉得天地无情 , 人生无趣 , 只好忧郁度日 , 甚至有受不了而自杀的 , 因为天地虚幻呀 , 有什么可留恋的?
另外一种情况 , 就是因为“看透了” , 觉得人生无聊 , 觉得规矩僵化 , 于是他就故作潇洒 , 以反社会反传统来保护自己的尊严 , 于是展露一种艺术家气质——艺术家也都是聪明人呀!但是他不想 , 也不能体贴天地生生之德 , 他觉得那样的人生太沉重 , 他想直接契会于自然境界 , 于是他抽身而出 , 想置身度外 。 置身度外 , 在现实的景象上就是“静好”“隐居” , 在生活的表现上就是潇洒、脱略 , 这种洒脱不是真逍遥 , 只是做得个玩世不恭 , 以此来自我陶醉 , 其实是自我麻醉 。 这种人在某方面看 , 也可供欣赏 , 因为他有一些光彩 , 有如牟先生所说“美 , 是天地造化剩余的光彩”的那种光彩(先生笑) , 他雅有审美的品味 , 表现出清飘风雅的气度 , 但他那光彩也只是“剩余的光彩” 。 其实按照孟子的见解 , “美”应该是很充实饱满的 , 所谓“充实之谓美” , 而充实发出来的光辉 , 是生命自带的真实的光彩 , 不是“造化剩余的光彩” 。 当然 , 如果充实饱满光辉而又放下了充实饱满光辉的样子 , 才是最后的真实 , 那就是牟先生所说的“真善美合一”之美了 。 如果没有德化了的美 , 那种故做洒脱之美 , 是假的 , 虚脱的 , 所以许多文学家只表现其审美的才华 , 没有性情的充实感 , 那终究是虚欠的 , 不行的 。